...家庭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引导对策]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对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27 01: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0:36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家庭学生面对沉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容易出现个性特征的异常,形成孤僻、自卑、自闭、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分析、研究单亲学生的性格特点,正确处理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单亲学生走向成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提高的需要。
[关键词]单亲家庭 个性特征 心理问题
当前,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单亲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多。正确认识和处理单亲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赋予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专业技能提高的需要。
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其家庭环境、社会背景、心理素质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性格上有不同于双亲家庭学生的特殊性。单亲家庭学生曾经生活在幸福、美满、和谐、温暖的双亲家庭中。在这种环境中,家庭结构稳固,子女与父母间的关系和谐;信任与沟通,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和人格特征得到较为顺利的发展。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原有稳定的家庭结构被破坏,学生与家长间的沟通受到影响,学生承受着极其沉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并且得不到缓解与释放,导致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危机和冲突不能及时合理解决。深入细致地研究了解单亲学生的性格特征,便于教师和家庭选择正确合理的教育策略,有利于单亲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也是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校自2000年开始,积极参加河北省教科所组织的心理教育实验研究,并承报了《初中生主要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子课题,同年被省教科所确定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心语广播台,组织学生自办心理健康教育小报,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进行了科学规范的实验研究,并实现了心理教育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学科教学的完美结合,促进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单亲家庭学生的主要性格缺陷
笔者作为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重点负责分析与研究单亲学生心理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分析、积累,课题组成员发现单亲学生主要存在以下性格缺陷:
1.缺乏信任感。单亲学生由于家庭动荡,心灵受到打击,心理压力增加,对父母原有的依恋感、崇敬感,对家庭的稳定感、安全感会逐渐减弱或消失,并对家长产生不信任甚至产生敌视心态。同时,由于单亲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容易将这种不信任感的范围蔓延扩大到周围其他人。主要表现为:不服家长管教;听不进同学、老师或他人的意见;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我行我素,言语偏激,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或攻击性行为;玩世不恭,与家庭、集体敌对,行为怪异。
2.具有自卑感。单亲学生,由于家庭问题会滋生自卑感。他们在性格上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极度沉默或过分张扬,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与人相处的尺度。沉默型学生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能同他人敞开心扉、相互交流,逐渐形成孤僻封闭的性格。长期处于压抑、高度紧张、孤立无助的状态下,容易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张扬型学生对家庭现状不满,情感上的需要在家庭中得不到满足,感情压力又无从释放,逐渐形成大声说笑、缺乏自制、放荡无羁、与同学争吵、打闹、旁若无人,选择一种“忘忧”策略。无论哪种类型的学生都充斥着对家庭、个人、前途的忧虑和自卑。长此下去,学生的人格将会得不到健全发展,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3.自我意识薄弱。初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理、自律、自立的能力。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家庭问题形成的不信任感、自卑感,致使他们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一些不良习惯,产生不良行为或过激行为。主要表现为:没有确定的人生取向,一切问题采取逃避的态度;思维混乱,不加思考,导致学无目标;缺乏勤奋、刻苦、坚毅、顽强的个性品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难以得到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塑造。
(二)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引导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特征大多是其特有的心理问题所致。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要切实做到:爱字当头,以心育人,平等对待,加强宽容,有的放矢,注重协调。
1.爱字当头,用爱抚慰他们的心灵。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总的来说是因为缺少“爱”所致。因此,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应关注此类学生。要在学习上鼓励引导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所在班级可通过“手拉手”、“爱心帮扶”等活动,用爱的春风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使他们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和抗挫能力,逐步消除自卑、怀疑、自我意识薄弱等人格特征,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得到健全发展。
2.学会宽容。单亲家庭学生大多数固执、任性、孤僻、不合群、戒备心理强、我行我素,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要采取宽容、理解、信任、肯定的态度,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他们在被宽容、被理解、被信任的过程中,逐渐消除戒备心理,重建对环境的信任感,在学校和家庭中找到归属感;使他们融入集体、融入家庭、融入社会,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律、自立能力,树立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走上自我完善、自我塑造的正确发展道路。
3.有的放矢,提高针对性。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具有普遍现象,但不同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经历不同,心理问题又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因此,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校课题组建立了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对他们的家庭状况、学习状况、心理状况都做了详细调查和记录。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心理访谈、心理咨询、师生交心本、知音信箱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点,认真分析其产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要想真正打开学生封闭的内心世界,就必须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及时鼓励、及时点拨,教育他们学会发现、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他们,用集体的力量团结他们,用优美的环境熏染他们,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教师要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听其言、观其行、察其为,按照他们各自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教育方式。切忌“一刀切”,用一个方法处理所有的学生问题。不但不能使学生心理和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反而有可能造成新的心理问题,产生新的心理障碍。
4.密切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为他们积极创设和谐、宽松、温暖的学习、生活环境。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父母素质、教育方法等都密切相关。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是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协调合作的一个过程,学校教育要首当其冲,教师要成为塑造单亲家庭学生完美人格的主力军。教师要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卡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并帮助他们切实增强家庭道德伦理观念,为学生创设健康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学校要切实组织好法制教育讲座,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好主题班会,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切实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集体意识,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要同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联合,坚决取缔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坚决堵住、堵死各个漏洞,在源头上解决问题;学校还要同民政、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等机关,充分做好单亲家庭的重组或破镜重圆工作,使学生有一个健康温暖的家庭。在处理时有一个多角度、大范围、持久性、协调性的问题,要求教师要多方努力,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使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宽容、信任、肯定的环境中,使他们的心理障碍得到缓解和消除,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正确认识和处理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人格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都需关注的大问题。作为教师,要充分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技能,遵循学生心理及人格发展的规律,坚持循序渐进,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坚持耐心、细心、专心、恒心、精心的工作态度,本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处理好相关问题。相信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使单亲家庭学生走向幸福、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