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的考试时间为什么那么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4:0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5:01
明代的时候科举考试是最严厉的时期,电视上演的基本都是这个时期和清代的;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考期在秋季八月。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考中的称贡士。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
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5:01
为国家甄选人才需要严肃慎重,反复筛选,所以时间就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5:02
不奇怪。例如唐朝秀才科重视选拔拨学多才、出类拔萃的人物。考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两方面为标准,要求甚高。明经科,注重考核儒家的经义。考核的内容主要以大经、中经、小经为主,外加《论语》和《孝经》两门公共必修课。进士科,注重诗赋。唐初只进行试策而已,唐高宗时加试《老子》策三条。以后,进士科考试也包括帖经,试杂文和时务场策三场。杂文,即是作诗赋各一篇,必须洞悉文律。时务策,要求论理公允透彻,然后为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5:02
你以为写毛笔字很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