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5:0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8:49
在很久之前,辽国是一个充满侵略的国家,几乎每次宋辽爆发大规模战争,都是辽国主动出击,而宋军以防守反击为主。但是都是大国,在当时宋太宗的雍熙北伐,当时刚刚打仗回来,宋军元气大伤,不得不开始*防守。但是就是这样,那么为什么“望都之战”宋辽双方都伤亡惨重,为何宋朝最后仍旧是以失败收场?
为什么辽国每次都想进攻宋国呢?因为辽宋相邻很近,所以宋辽两国就战事连连。还是就是辽国不得不进攻,因为辽国物产匮乏,进攻的目的也是简单明了,就是中原物资为目的的。第一是辽军指挥正确,统帅智慧超群。当时统帅是有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这二人能文能武,指挥着辽*队,多次让辽国反败为胜。最主要的便是,这位凶悍的猛将在关键时刻冒险出城,击败了曹彬的军队,这样才让辽军形势转危为安。
这两人可是辽国的主将,相当于当时皇帝的左右手。辽国并没有因为良将陨落而停止进攻。而当时对面的是萧挞凛是望都之战的主将,最辉煌的战绩就是俘获北宋名将。当时这位战将想到是用骑兵因为当时宋军大阵,不够灵活,以步兵为主,骑兵太少。
当时都城开封也只有黄河保证*的办法就是用兵于边界。宋军的大阵是很坚固,却非常笨拙。辽国的军队可以灵活可打可退,而宋军只能*防守,所以最后宋朝最后仍旧是以失败收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8:50
宋辽时期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战争,在宋太宗的北伐之后,宋军元气大伤,并没有了进攻态势,随后转为防守。而到了宋真宗时期,也基本上没有让辽国站到了太多的便宜,双方就这样一直拉锯战,伤亡惨重,但最后宋朝仍以失败收场。这是因为当时辽军的指挥正确,宋军不够灵活,骑兵缺少,将领不服从指挥有关。
宋太宗北伐之时,因为辽军有耶律休哥,耶律斜珍,两员大将,虽然当时辽国略有败绩,但是最后凭借两位老将的优秀指挥,最终击败了宋军的部队,让辽军转危为安。后来,虽然作为两位老将相继去世,但是辽国还因为游萧挞凛这样的主将,其在战斗中发挥出色,并发现了宋俊的弱点,为王继忠所部,于是率众兵围攻王继忠,最后王继忠几乎全军覆没,宋军也因为此遭遇大败,辽国因为其重用汉人学习到了汉族的文化和制度,善于奇袭,于是他们出色的指挥水准,也为了他们胜利的筹码。
其实,宋军方面也有原因,因为当时他们在边境陈列了大量步军,并以阵型的方式迎接敌人不够灵活,虽然非常坚固,但是却缺乏机动性,而辽军是骑兵为主,机动性很强。于是,宋军就只有防守而缺乏进攻。聊均可以四季而动,宋军却非常笨拙,梁军打不过,还可以跑。宋军的大阵却无处可逃。
更为致命的是高阳关的主帅,不服从指挥。主将王超调动不了他的部队,这本来就让已经捉襟见肘的王超更加疲于应付,他只有六万部队去迎战辽国的十余万军队,他又没有多大的本事,于是便陷入苦战。因为兵力消耗过快,宋军的胜算也越来越低了。
多种因素的制约,辽宋战争在白热化之后,仍然失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8:50
首先是因为辽军统帅的指挥比北宋统帅的指挥更加的出色,然后在双方出色指挥之下,虽说双方损失惨重,但是北宋比辽国来说损失的更惨,就比如说王继中所带领的部队基本上全军覆没,而且就连王继忠本人也被辽军所俘,但是反观辽国就没有出现这种最高指挥官被俘的状况。
其次是因为宋朝的单兵作战能力相对于辽国来说差的太多,因为辽国是一个马在马背上打天下的国家,所以他们的骑兵非常的厉害。但是反观宋朝,基本上以步兵为主,可以说就没有什么骑兵,然后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辽国的骑兵,可以说处在一个非常不利的局面上。
而且辽国的骑兵的机动性很强,一旦打不过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快速的撤退,但是宋朝的军队就做不到这一点,一旦陷入到包围圈当中,只能够和敌人面对面的硬刚,根本没有撤退的可能,然后此消彼长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打得过辽军。
此外在作战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宋朝部队都是服从指挥的,就比如说高阳关所率领的那支部队根本就听王超的命令,并且在望都被辽军围攻的时候,王超带领所部拼命的抵抗,但是这个时候高阳关却在后面慢慢腾腾的,根本就没有想要加入到战局中的趋势,所以导致王超损失惨重,也没有守住望都。
所以此战过后北宋彻底的陷入到一个萎靡的状态下,再也没有能力和辽国抗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8:51
一个好的将军,不夸张的说顶成千上万个好的士兵,刘军指挥官要比宋军指挥官技高一筹,所以宋朝惨败。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8:52
因为当时宋朝的军事实力本来都不强,而且他们的统治者又不太重视当时的军事实力,所以也就只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