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百鸟朝风的故事想到了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5: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0 17:07
今天,我读了一篇神话故事——百鸟朝凤。这个故事讲了凤凰鸟原来是一种羽毛不漂亮,个子小的平凡小鸟,但它有一个优点:很勤劳。总是把树上掉下来的野果藏在洞里,到危急关头时,就把野果分给鸟儿们吃。有一次,森林大旱,什么食物也没有了,鸟儿们会饿死。就在这危急关头,凤凰鸟把洞里的野果分给大伙们吃。为了感谢凤凰鸟的恩情,鸟儿们都在自己身上拔一根最漂亮的羽毛,织成一件色彩斑斓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把它奉为百鸟之王。
事实告诉我们,看人和事物不可以只看外表,要实质。俗话说:人不可貌相,平凡人只要心地善良,品德高尚,勤劳朴实,就往往在日常的平凡中做出受人尊敬的不平凡事来。我们要学习凤凰鸟这种居安思危、热心助人的精神。
乐于助人是人们都应该做到的行为,今天我就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名叫《百鸟朝凤》。
从前有一只小鸟,它长的非常普通—羽毛灰不溜秋,嗓音也不好听,但他有颗善良的心,很爱乐于助人,可因为它太普通了,所以常常被人忽视,要收我要有好看的羽毛,好听的声音,那该有多好啊!可是,我什么都没有。小鸟很伤心。有一天,森林里要举行晚会,所有的鸟都很开心都想去看晚会,但是有一只喜鹊是森林粮仓的保管员,守着一个大粮仓,这个粮仓是发生旱灾时森林所有鸟儿的‘救命粮’,十分重要,一定要寸步不离的看管着,可是,喜鹊也想去看晚会,于是就求那只小鸟帮他看管,乐于助人的小鸟答应了。
那天,整个森林十分热闹,小鸟边看粮仓边听音乐,正当小鸟听的入迷时,粮仓发生了自燃,火一下烧了起来,“救火啊!救火啊!……”小鸟大叫着,但音乐生太大了,根本没有人听到小鸟的喊声。于是小鸟奋不顾身的扑进火苗中,用自己的身体扑打火苗,火把他的羽毛烧焦了,但它还是没有放弃救火,等小鸟醒来看到自己的羽毛被烧得长短不齐,便大哭起来。鸟儿为了感谢它,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羽毛做成漂亮的衣服送给它,并让它做了百鸟之王,它就是后来的凤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活着是为了自己活的更好,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别人的幸福。为自己的人也许过的好,为别人的人得到的是别人的尊重,爱戴和感激。只为自己的人不会有人喜欢他,记住它。 帮助别人,其中所得到的幸福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百鸟朝凤读后感(二)
《中国神话故事》是一本很精彩,很好看的故事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54页《百鸟朝凤》的故事。
这本书写了凤凰的经历。凤凰以前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很平常,但是,它有一个优点,它把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捡起来,存储在树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都找不到食物,被饿的头昏眼花,凤凰连忙把自己多年存储的食物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灾害过去了,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选出自己身上最漂亮的一根羽毛,献给凤凰,所以凤凰才有这身美丽的羽毛。
我通过这个告诉知道了,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别人会快乐,还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和景仰。
百鸟朝凤读后感(三)
说起中国传统,能想起的只有百鸟朝凤这个故事了,这是我感受过最震撼的传统题材的书。是会让我思考许久的一本书。
百鸟朝凤是一首唢呐曲目,但并不是所有唢呐人都会吹,是一个高级曲目,而且得技艺高超的人才能吹。主人公是老一辈“唢呐艺术家”焦三爷,焦三爷看似一个犟如牛、认死理的倔老头,但宅心仁厚,做事严谨有度,他一辈子都将做人的品行摆在首位。焦家班在十里八村是出了名的唢呐班子,红白喜丧少不了这个有着数载历史的老行当。曲目中的“百鸟朝凤”,焦三爷对它如视珍宝,从不轻易吹奏,对*徒弟也守口如瓶。两位徒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一位技艺高超领悟能力快,一位老实一心想把唢呐技艺流传下来,焦三爷只能把独门绝技教给一人,让徒弟替自己把唢呐发扬光大。从父子情、师徒情等方面带给读者感动,悲痛中带着对传统技艺的惋惜。也有著名的导演吴天明把其翻拍成电影《百鸟朝凤》,票房并不是很高,但是,却成为了吴先生的绝唱。原本故事就是个悲剧,后来,劳雷工业公司总裁方励的下跪,求观众去看电影《百鸟朝凤》,让人不禁心寒,这是否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沿袭的讽刺。
如今外来文化大量传入中国,大家享受着新奇事物的同时,是否有想过,我们中国的传统民间技艺已在大量的消减,唢呐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其他的,或者不止是乐器,还有手艺或者才艺,都在逐渐的走向落寞,其实他们才是历史的见证者,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东西,是该有多珍贵 ,或许形式上没有那么花俏和丰富,但都是对于一种乐器的肯定。
书中的焦三爷就是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对唢呐的热爱,对他的敬仰,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无论是为了徒弟还是为了唢呐,他都做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那么近又那么远。如今的传统技艺者数量下滑,书中的焦三爷也许只是代表人。还有更多的技艺者,对于传承的无奈,对于流传的渴望,都在诉说着社会对传统技艺的忽视。
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做法,或许是创新乐器的形式,或许是融入现代的元素,让其继续发展。技艺不会就此止步。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而悠久,融入了时代的特色。这本书让我回想起我们的传统瑰宝,我们应该珍惜,应该自豪。那是只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技艺,使我们世世代代守护的技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