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4:4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36
用地性质B是指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对某宗具体用地所规定的用途。
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single-category urban development land per capita指城市和县*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等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人。
人口规模分为现状人口规模与规划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常住人口指户籍人口数量与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数量之和,计量单位应为万人,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urban development land per capita指城市和县*所在地镇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人。
人均居住用地residential land per capita指城市和县*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36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提问1000平方b9用地,可以建多少面积
1000平方b9用地,可以建多少面积
他的控规指标具体是多少
他的控规指标具体是多少
帮我查一下
回答容积率是指建筑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例如,在1万平方米用地的土地上,有6000平方米的建筑总面积,其容积率为0.6。
规划对低密度住宅的大体标准概念,高层低密度住宅容积率不大于2.2;多层低密度住宅容积率不大于1.2;排屋(Town House)容积率不大于0.7;别墅(Villa)容积率不大于0.35。
房屋价值不单是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价格差关键是容积率大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规,控规)的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
规定性指标为以下各项:
(一)用地性质: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可根据用地分类标准小类进行标注。
(二)用地面积: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三)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它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
(四)建筑控制高度:即由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面量至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五)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即建筑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六)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总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
(七)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绿地率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
(八)交通出入口方位: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
(九)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停车泊位指地块内应配置的停车车位数。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包括:居住区服务设施(中小学、托幼、居住区级公建),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电力设施(配电站、所),电信设施(电话局、邮政局),燃气设施(煤气调压站)等
因素太多,主要还是看当地规划局
提问好的
回答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