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放风筝传说5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9: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6:16
风筝古时称“纸鸢”、“鹰”“鹞”、“风鹞”,据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韩非子》记载: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鲁班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宋高承《事物纪录》说:“纸鸢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做。高祖之征陈稀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之远近,欲以穿地隧人宫小111”-五代后汉的李邺,受口吹竹笛可以发出响声的启示,在纸鸢上缚上竹哨,纸鸢升入空中,在风的吹动下,便发出占筝般悦耳的声响,故纸鸢又称“风筝”:唐朝时,风筝1:不仅装有弦和笛,而上[还有人在风筝上安装灯笼或小彩灯、夜晚风筝升空时,町见华光点点。明清时放风筝已十分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