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4:4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5:42
“雨过琴声润,风来翰墨香”的意思是:雨过之后,轻曼抚琴,琴声更加悦耳;微风吹来,刚刚写好的书法作品在微风中散发出沁人心肺的芳香。
此句是庐山白鹿洞书院西厢房廊柱上的一副对联。
从常识上来说,乐器(尤其是中国的丝弦乐器)太干燥了,声音容易嘶哑,在一定湿度下演奏,乐器发出的声音更好听;而我们中国的好墨,多掺入冰片等芳香物质,风过的时候,墨汁里散发出来的香气似乎更浓了一些,不似以往若隐若现。
扩展资料:
白鹿洞书院 :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5:42
这句话的意思是雨过之后,轻曼抚琴,琴声更加悦耳;微风吹来,刚刚写好的书法作品在微风中散发出沁人心肺的芳香。
这是庐山白鹿洞书院西厢房廊柱上的一副对联。从常识上来说,乐器(尤其是中国的丝弦乐器)太干燥了,声音容易嘶哑,在一定湿度下演奏,乐器发出的声音更好听;而我们中国的好墨,多掺入冰片等芳香物质,风过的时候,墨汁里散发出来的香气似乎更浓了一些,不似以往若隐若现。
扩展资料: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后又与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理学家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鹿洞书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5:42
意思是:
雨过之后,一丝湿润的空气涌来,轻曼抚琴,琴声更加悦耳;微风吹来,刚刚写好的书法作品在微风中散发出沁人心肺的芳香。
出自:庐山白鹿洞书院西厢房廊柱上的一副对联: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原文:
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松风吹解带,出月照弹琴。有感即通,禅霖浸润慧根。无机不破,心静自生清凉。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扩展资料:
翰墨义同“笔墨”,解释为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后世亦泛指文章、书法和中国画。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清·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九世枢(袁可立子),复工书画,精鉴赏,遇古翰墨器物,极力求取,必得乃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5:43
雨过琴声润 风来翰墨香的意思是雨过之后,轻曼抚琴,琴声更加悦耳;微风吹来,刚刚写好的书法作品在微风中散发出沁人心肺的芳香。
这是庐山白鹿洞书院西厢房廊柱上的一副对联,原文应该是“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喻意是读书能使人排遣心头的浮躁和虚荣,养性怡情。
从常识上讲,乐器太干燥了,声音容易嘶哑,在一定湿度下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更好听;而中国的好墨,多掺入冰片等芳香物质,风吹过后这些香味自然就随风飘散过来了。
扩展资料
这副对联的喻意是读书能使人排遣心头的浮躁和虚荣,养性怡情。无论是疏雨绵绵,还是大雨滂沱,只需一翻开书页,心就会从喧嚣急躁的周遭世界收来到安静悠闲的书。
雨过之后,一丝湿润的空气涌来,此时琴声饱满,诗意盎然,令人倍感心清气爽,在一缕浓浓的墨香中,灵感喷薄而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禅韵: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