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为什么跟日本话有点发音相同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22:3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5:54
原因如下:
1、公元4世纪,汉字系统引入日本,日本跟着中国人学习系统汉字;
2、日本发明“万叶假名”,虽然忽略了汉字的本义,但是用汉字的发音来标记的;
3、由于日语引入汉语主要是在隋唐时期,汉语官方方言是河洛,而河洛最完整的保存是现在的台湾人。因此,在一些日语口语中,许多单词的发音与台语完全相同。
日本语之中亦有来自闽南语的借词:
1、ビーフン 米粉 bí-hún;
2、レンブ 莲雾(オオフトモモ)lián-bū;
3、サバヒー 虱目鱼(和名)sat-ba̍k-hî;
4、レンヒー 鲢鱼(レンギョ之别名)。
扩展资料:
从文化上看,日本人和河洛人有许多共通之处,两地交流极为密切。
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河洛人曾经向日本大力殖民,近代台湾则被日本殖民统治,福建也长期是日本的势力范围,故此双方语言互有对方的借词。
台语里的日语借词,大部分在二战后的“去日本化”运动时被抛弃了,留存到今日的已然不多,但有些依然极富生命力,如便当、中古车、阿沙里、町内、野球、飞行机、杠龟等。
很多人以为这些词只在台湾岛上使用,但实际上,随着河洛文化的整合,这些词早活跃在各地的河洛人口中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闽南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洛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5:55
原因是:福建的“闽南话”是唐朝的“官话”!听我慢慢讲:原来,与唐代的福建漳州“开漳圣王”陈元光有关。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代河南光州固始人;自幼聪敏好学,又喜骑射,及长通儒学,精韬略,文武双全。总章二年(669年),其父归德将军陈政率中原子弟兵入闽平乱。隔年,其祖母魏敬率援军南下,陈元光随之。陈政逝后,陈元光袭父职,继以功授岭南行军总管,于相继平定闽粤三十六寨峒之后,拓土开疆,创立漳州,为首任漳州刺使。随着中原子弟来到漳州,唐朝的“官话”也传播到闽南,形成唐代汉语的“活化石”——“闽南话”。据资料记载:说闽南话方言区除福建闽南外,还有台湾、广东的潮汕、海南的雷州话(闽南语系)、浙江的平阳、苍南等地以及东南亚一带均有民众使用。
台湾地区称闽南话为河洛话,即从今天河南的黄河的河洛一带带来之意,是古代中原普通话(中原官话)。在华南东南的方言里,还保存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言音因素。学唐的日本人的话也残留了一些河洛语音,所以中国各个地方的方言里,都能找到与日本发音相似的音素,特别是闽南,还有江西广东广西湖南(从中原南迁)等等。现在北方的同学听见宿舍里南方同学打电话回家,都说像是在说日本话。日本发音是最为完整地保存了中国中古时代的古音,此外,韩语学唐音,也有很多地方与闽南语发音相似。
像“世界”的发音,熟悉刘德华的《世界第一等》的人就知道,闽南语和日语的发音都是seigai。
像“日本”发音,日语和闽南语等南方方言,都是“nippon”(日本人用“nippon” 做日本的英语音译)日语中的音读汉字都是中国的古音,南方六大方言都不同程度的和古汉语变化不大,所以南方人学日语这方面要有利些。一个汉字如果在普通话中是前鼻音n,在日语中发拨音。后鼻音ng,则在日语发长音。日语中的促音是从汉语中的入声来的,它们以前是没有促音的。南方人和古汉语变化不是很大,是有入声的,就是辅音+元音,后面还加个辅音。这个后面的辅音不发出音,只做口形变化。如yad,又如粤语中的“一”“七”“十”,都是如此。这点有点类似于英语中的不完全爆破的闭音节,后面的辅音不发出音,做做样子。从地域上来讲,中国的北方是满人活动的主要地区,也是满语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而南方的个别地区,象两广、福建等地则由于“山高皇帝远”而受到较少的影响,这也是南方诸语言读唐诗宋词比普通话更压韵更亲切的根本原因。不光是语言还有南音(台湾称南管音乐),是隋唐古乐,中国的音乐活化石,被满清康熙皇帝誉为御前清音。满清为灭"明郑"汉民族意识将唐朝时期的中原话称为闽南语,自此闽南语形成。
日本人古时候跟唐朝很多交往,所以语言受到俺们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5:55
因为呢,闽南语是根据日语去改变的。所以听起来会有哪么点像。我也这么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