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3:0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03
安禄山:(703年~757年)为营州(今辽宁朝阳)人。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本姓康,名阿荦山(一作轧荦山),即战斗的意思。姓氏本应读作亚力山大,母亲阿史德氏为突厥族女巫,安禄山年幼时父亲就死了,一直随母亲住在突厥族里。他母亲后来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禄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禄山。他在30岁前一直混迹在边疆地区,是一个不很安分的商人。30岁那年步入军旅,在不到4年的时间就做到平卢将军。天宝元年(741)正月初一,他刚刚40岁时,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安禄山家乡朝阳古城一级的最高军事统帅——平卢军节度使。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飞黄腾达,在唐朝严格按照任职年限资格任官的*下,创造了和平年代边疆军帅仕途腾达的神话。天宝十载二月,也就是他49岁的时候,已是身兼三镇节度使,同时兼领平卢、河北转运使、管内度支、营田、采访处置使。从40岁到49岁,安禄山从一方节帅到身兼三镇,荣耀君宠达到顶峰。天宝十四年狡黠奸诈,骁勇善战的他拥有重兵,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使强大的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叛乱后称帝,做了二年瞎眼皇帝,被其子谋杀。 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杀害安禄山者) 安禄山第二子。初名仁执,唐玄宗赐名庆绪。素懦弱,不善言辞而善骑射。天宝十载(751)年未20,拜鸿胪卿,兼广阳太守,后为安禄山都知兵马使。其父称帝时,封晋王。至德二年(757)春,杀其父,严庄、高尚拥其即帝位,改元载初。唐军收复西京长安后,率余众弃东京洛阳,奔河北,退保邺郡(河北临漳西南),改元天成。被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兵围困,乾元二年(759),史思明援之,得以解围,率余众投史思明,称臣,为其缢杀。史思明:唐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营州宁夷州突厥族中的杂胡。本名干。与安禄山同乡相善。初为互市牙郎,亦以骁勇为幽州节度使张守所知,任为捉生将。天宝年间累立战功,官至平卢兵马使。曾到长安奏事,为玄宗赏识,赐名思明。十四载(755)随安禄山叛乱,经略河北。后任范阳(今北京)节度使。至德二载(757)安庆绪杀其父安禄山,并谋除思明。思明遂以所领河北13郡归唐,受封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半年后复叛,并与安庆绪遥相呼应。乾元二年(759)三月,与安庆绪大败唐九节度使之军于邺郡(今河南安阳),随即杀庆绪,还范阳。四月,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上元二年(761)三月,为其长子史朝义及部将所杀。 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后杀害史思明)史思明庶长子。天宝十四载(755)史思明叛唐,以其留守冀州、相州等地。乾元二年(759),其父称帝,封为怀王。骁勇、宽厚,下多附者,而无经略之才。上元二年(761)三月,杀其父,即帝位,改元显圣。洛阳一带,几经战乱,州县为墟,安禄山收将,亦不受其征召,泥陷困境。宝应元年(762)十月,唐将李光弼等配合回纥兵击之于洛阳邙山下,遂败走幽州。宝应二年(763)正月,在莫州(今河北任丘北)自缢死。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04
(内心痛苦)煲仪或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04
在百度的百科里查就OK了。。我以前也写过这个事件,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