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2:3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0:20
端午节的三个习俗是: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吃粽子。
一、赛龙舟
赛龙舟历史悠久,自古流传,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赛龙舟前,先要请龙、祭神。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庄重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也保佑平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帝王,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旧唐书》中记载: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
二、挂艾草与菖蒲
随着历史的发展,端午习俗注入了夏季时令辟阴邪与祛病防疫风尚。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其挥发的香味可以驱逐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子也是提神通窍、杀虫灭菌的药物。
三、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的食品。南北朝时期,粽子的品种增多,人们在米中掺杂兽肉、板栗、赤豆等。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0:21
包粽子、划龙舟以及插菖蒲、艾叶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民间传统的节日,历史上也叫端阳节、天中节。“端午”本名“端五”,也叫“重五”、“重午”。《康熙大兴县志》载,这一天少女要“佩灵符,簪榴花”,因此又名“女儿节”。
包粽子和划龙舟,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举行的活动。粽子一名角黍,用菰芦叶包糯米制成,有三角形、方形和长形的。古代,每逢五月初五,人们便用竹筒盛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表示敬意。粽子就是从此演变来的。以后,逐渐成为应时当令的节日食品。
插菖蒲、艾叶,蒲叶剪成剑形,以示祛除瘟毒。堂屋里挂钟馗像,传说他能杀鬼驱魔。妇女用彩绸制成粽子、辣椒、萝卜、扫帚、簸箕、老虎之类的小饰物,用彩线串起,挂在孩子的肩头或胸前,叫“老虎索”。若以丝线扎成菱角形小袋,内装沉香,系在小孩身上,名为香袋。有些人家用雄黄酒涂在孩子额头和鼻耳之间,或在额上写一“王”字。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0:21
◆端午节的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