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铁能带冷冻生猪肉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3:4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47
完全可以!因为鲜猪肉属于食材,不是在特殊防控肉类疫情时期,不属于乘坐旅客列车(包括高铁及动车)禁止携带的物品。
可以,做好密封工作, 铁路总公司关于禁止携带物品规定如下:
(1)国家禁止或*运输的物品;
(2)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危险品、弹药和承运人不能判明性质的化工产品;
(3)动物及妨碍公共卫生(包括有恶臭等异味)的物品;
(4)能够损坏或污染车辆的物品;
怠埂糙忌孬涣茬惟长隶 (5)规格或重量超过规定的物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47
完全可以!因为鲜猪肉属于食材,不是在特殊防控肉类疫情时期,不属于乘坐旅客列车(包括高铁及动车)禁止携带的物品。追答但其猪肉需是冷冻状态,且保持低温不融化,猪肉不变质,没有异味散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48
中南六省禁运*已经落地,关于中南禁运养殖户最关注的是它对猪价的影响,其实在上周我们就已经谈及了调运对猪价的影响,本周我们主要来分析在非瘟大背景下,禁运事件在整个行业内会触发怎么样的思考?
思考一:非瘟大背景下,禁运范围是否会扩大?
其实在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的时候,国内就已经停止跨省调运活猪了。随着事态的发展以及非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来要有检疫证明可以跨省调运,直至发展到现在中南六省区域性禁运,由“调猪”转为“调肉”。
出现*的大转变最主要还是为了控制国内非瘟疫情的发展。就2020年以来,国内共计发生了19起非瘟疫情。随着非瘟疫情的影响逐渐弱化,近期大家对非瘟的关注度也没有以前强烈,但事实上,即使自己猪场没有非瘟病原,但很多周边的场区还是存在“隐性隐患”的,防控工作一旦有放松,疫情形势是否会扩大很难说。届时,禁运的范围会不会也随之扩大?甚至是全国性禁运是不是也存在可能?
思考二:禁运举措是否具有持续性?
禁运本质上就是由“调猪”转为“调肉”,可以称得上是养猪业的一个大变革。这一新举措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判断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市场的供需,以及与当前的疫病形势相关。
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生猪产能正在恢复的过程中,但三元母猪仍占据产能的半壁江山,产能要完全恢复还需时间;虽然近几月进口量缩减,但进口还未停止。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市场供需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完成商业合约,尊重约定。总的来说,“调猪”转为“调肉”的实施是有道理的,即契合了市场现状,又顺应市场发展。
为什么会提到市场发展,这还是得回归到“非瘟”这个事件上来,事实上在“非瘟”发生后,冷链运输一直被“三令五申”。在今年的规划当中,不管是生猪还是家禽,又或是牛羊肉,都将实现活体向冷鲜肉方面的过渡。
当然还有不少地区都能看出活体运输要比冷链运输难得多,例如活体运输车统统都是要备案,而且里程数也有*,不能超过1000公里。反观冷链运输,部分地区的冷链车可以享受补助优惠*,这也就从侧面透漏出,“禁运”是大势所趋,有向全国范围推广的可能!
思考三:近期冷冻肉频繁被检出新冠病毒,“调肉”真的可行吗?
要知道近日全国连续多地出现冷链食品以及外包装检测出新冠,三天时间福建厦门、山东梁山、湖北武汉、福建泉州、山东济南、甘肃兰州、河南郑州、山东泗水、陕西西安9地区被通报,这是什么概率,相当于一天可能就会发生3起,让人听起来就会“敬而远之”。不禁令人怀疑,运肉真的可行吗?
这9起事件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进口,如此密集的出现冷链食品检测呈阳性的事件,专家表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境外疫情加重,单日全球报告病例数超过了50万例,新冠病毒污染机会增大。(2)北半球冬季来临,降温让病毒存活时间长。(3)加强各地对冷链产品的检测工作,让污染的物品及时被发现。
国内调运属于区域内调运,范围缩减,风险范围同时被缩小,加之国内疫情已基本被控制,出现大面积的感染概率很小,而且在此事件后,防范的工作必定会严之又严。所以最后不管是运输物体的采样还是对从业人员的检测,都相当有必要,当然在管理层面也不容忽略,总之要让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思考四:调运实施,屠企手握定价权,猪价要“飞”上天?
最后还是回归到猪价上,禁运实施后,除了对各地区猪价会有影响外,屠企的手中话语权会更高,甚至于大型的屠企有“定价权”,延着这一个思路,猪价怕是直接“飞”上天。但真的会如此,猪价“满天飞”,市场无疑会打乱,*真的会“放任不管”吗!定价终归还是要按照市场规律来,而且对申请“点对点”调运的屠企是有要求的,是有硬性条件的。猪价想要大涨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禁运事件最终结果是由“调猪”向“调肉”转变,短时间内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动物疾病跨区域传播风险将被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