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是否受到有效的限制?1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2-14 20:2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21:32
材料A:许多中学历史参考书都将君主*与*集权制混为一谈,使学生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搞不清谁是谁非。在此,笔者对这两个概念作一甄别。
君主*是指*政权或地方政权掌握在君主手中,是非民主的**,而*集权制则是指地方政权直接归属*,尤其是财政、*、军事等大权。君主*政体包括*集权制,但并非必须*集权,也可以实行分封制、郡国制;*集权制并不代表君主*,也可以不是君主*政体,如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在处理*与地方的关系时,大都采用*集权制。一般情况下,实行君主*政体的国家,都实行*集权制,在封建社会尤其明显;而实行*集权制的国家,也是以君主*政体为主,在古代尤为如此。随着社会发展,君主*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并逐渐演变成为其他政体,如君主立宪制。
君主*政体,在封建社会时期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它的不断发展,使君主的权力不断得到扩大和强化,国家稳定性也越来越大。如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三司三使制、元朝的中书省制、明朝的内阁制、清朝的军机处设立等等,这些都是君主*有效的*统治模式。它解决的是君主个人专权与大臣民主集中的矛盾,也是君主与大臣的权力分配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人的意志凌驾于民主之上的现象越来越遭到人们的反对,因此,君主*政体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桎梏,它必然会被民主*所取代。资本主义发展及资产阶级民主*出现的事实很快便证明了这个规律的正确性。
*集权制解决的则是*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它的不断加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它的加强,使地方的权力逐渐缩小,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集权制度,从秦朝的郡县制发展到汉朝的刺使制,再到宋朝的三司三使制,地方权力基本上被削弱;到元朝明清时期的行省制,*集权制度最终定型。虽然,中途有些政权也试图实行分封制、郡国制,但结果都失败了。这说明*集权的确立、发展和强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君主*虽然有利于*政权的稳定,但更容易造成君主的独断专行,使国家的兴衰成败维系于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同时,权力的过度集中,更容易导致朝中百官、王公贵戚争权夺利。而民主制则以公共意志取代了个人意志,公众权利通过**君主个人的意志对国家的不良影响,从而尽量地避免了频繁的政变与*。*集权制虽然容易形成集权,但它避免了频繁的地方叛乱或*活动,从而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只有不断的完善与发展*集权制,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虽然实行不同的政体,如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但大多以*集权制为主要的管理*。
你在辩论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两者关系,别被人抓住尾巴.
材料B:
从中国角度而言,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创立了有效统辖地方的*集权制度,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但是,这里旧制度的“废”与新制度的“置”,不可能一步到位,还会发生反复。于是,自秦朝之后经由汉唐,到宋代,*集权与地方分权势力之间,进行了长期激烈的较量和斗争。
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诸侯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它们有割据之实,*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汉初王国问题成为西汉最严重的*问题。尽管汉高祖所封同姓王曾一度起过拱卫皇室的作用,但诸侯王国带有割据性质,伴随其实力的增强,他们往往发展成为对抗朝廷的力量。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担忧,建议对这种势力加以控制,文帝的时候,就有贾谊上《治安策》,提出把大的诸侯国变成几个小的以削弱其面积及实力。景帝的时候,御史大夫晁错又上《削藩策》,提出削夺藩王的封地。景帝接受他的建议,着手削藩,这引起了诸侯的不满,景帝三年,当下令削夺吴王刘濞的一些封地时,刘濞即与另外六国联合起来反叛,史称“七国之乱”。景帝先是杀晁错,后派兵平叛。七国之乱是割据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平叛后,朝廷称平乱的余威,免除了各王的行政权,使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为后来汉武帝进一步解决封国问题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以后,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集权的措施,继续打击地方势力。
西汉以来,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极大,他们既能参与制定重要政令、辅佐皇帝总管全国政务,又能督察*百官和地方告官,直接影响到皇帝的集权。为了加强皇权,*相权,汉武帝亲自过问政务、令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之外,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充当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献策,发号施令。这些侍从包括尚书令、侍中、常侍等,由他们组成“中朝”,于是,在朝官中形成了中朝、外朝之分。中朝逐渐成为*实际的决策机构,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而原来以丞相为首的**就成了“外朝”,其实际职能也逐渐退居到执行政务的地位。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对郡国的督察,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没有固定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考察吏治,奖惩*,断治冤狱。刺史位卑权重,出使时代表*,但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刺史的设立起到了加强*集权的作用。
汉武帝时,诸侯王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强大难制,但有些王国仍然威胁着*政权。于是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后又酹金夺爵,王国问题得到解决。
汉武帝加强*集权的措施,巩固了统一,但也带来一些弊端。“中朝”的权力越来越重,逐渐为外戚和宦官与闻政事提供了空间和环境。中朝官地位越来越高,而其职又多引用宦官与外戚担任,因此,自霍光辅政,至于东汉,终于造成了外戚与宦官专政的局面。不论外戚和宦官,都是作为中朝官而专朝政的。到东汉时期,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一级行政建制,形成威胁*集权的地方割据势力。
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局面
唐朝中期以后至五代十国大*,长达二百余年,*集权与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是当时无法避免的*问题。唐朝在军队的兵力部属上出现一个失误,就是把军政的重点放在周边。方镇地方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壮大。安史之乱的发生,根本上就是节镇之兵“外重内轻”发展的结果。安史之乱后,藩镇凭借军事力量割据一方。唐朝**无力控制,只能采取忍让姑息的*。但朝廷越姑息,节镇越跋扈,其权力不断膨胀,地方行政、司法、财税大权被他们完全操纵。尽管后来有些皇帝企图削藩,但已*为力。近三百年的大唐一统政权,在藩镇割据中被吞噬,*成四分五裂的五代十国。五代十国里,比较有作为的是后周世宗,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结束*局面奠定了基础。
三、宋初*集权的强化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局面。但是,宋太祖却常常陷入彻夜难眠的思考之中,思考如何避免步唐朝后撤,又如何避免再次成为短命的王朝。这种彻夜难眠的思考,引出了宋太祖与赵普等大臣的历史性对话,引发“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喜剧,引发了宋太祖一整套强干弱枝、加强*、削弱地方计划的出台。
961年,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等一批手握重兵的节度使的大权。同时规定,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率,撤销殿前都点检,分由三衙统领禁军,但无发兵之权,发兵权掌握在直接向皇帝负责的枢密院手里。打仗时,由皇帝临时任命将军,枢密院调兵出征,打仗时将帅也无自主权力,要严格按原计划行事,不得应变,并受到皇帝派遣的监军的制约。在兵力部属上,采用“守内虚外”的原则,禁军有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守各地,同时,还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调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私有。从此结束了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
宋太祖通过分化事权削弱宰相的实权,陆续解除节度使的权力,在地方上,规定州郡长官不能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且州郡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也归朝廷,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又设通判,使其互相强制。这样,地方长官的权力分散,任期又短,武力削弱,无法与朝廷对抗。
宋朝还将地方的财权收归*,分全国为15路,设转运使将州郡的财赋收归*。
北宋加强*集权的措施,基本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威胁*政权的现象,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再没有发生汉代“七国之乱”、唐代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那样的内乱。但这些措施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弊端和负面影响。权力过分集中,全国只有皇帝有权,其他人人无权,遇事则人人可以不负责任,*上因循苟且,萎靡不振。官僚机构臃肿,随着*集权的加强,从*到地方,增加了很多新的机构,机构重叠,造成衙门多而效率低。军队战斗力衰退。财政危机严重。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巨额兵饷和俸禄成了北宋财政上无法承担的负荷。纵观北宋一代,是“积贫积弱”“富而不强”的一代。
(三)巩固小结:中国古代*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斗争经历了汉、唐、宋上千年时间方告一段落。但*集权**除了*与地方的权力关系外,还突出体现在皇权为核心的*中枢权力体系的调整和完善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21:32
封建制度中皇权至高无上,但在欧洲中世纪则有些受制于教皇。
现在君主立宪制的君主实际就是代表一个国家的空架子,资产阶级与封建主妥协的结果,实权则掌握在首相、总理手中。引用一段话说明这个问题(英国):“就是把女王的死刑判决书方到她手里,她也得签字!”
皇权是否受到有效的限制?
诸侯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它们有割据之实,专制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汉初王国问题成为西汉最严重的政治问题。尽管汉高祖所封同姓王曾一度起过拱卫皇室的作用,但诸侯王国带有割据性质,伴随其实力的增强,他们往往发展成为对抗朝廷的力量。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担忧,建议对这种势力加以控制,文帝的...
皇权真正被限制了吗?
从这一意义上说,无论何种制度对皇权的限制,其实都更加有利于皇权的有效行使,因为,所谓诸种形式的限制,归根到底都是使皇权在行使过程中减少失误,而不是对皇权本身的制约或束缚。这与皇权运作过程中对“后事”的担忧是一脉相承、异曲同工的。就是说,皇权所接受的种种限制,正是自身得以巩固与有效行使的需要,是保障...
明朝内阁对皇权有限制么
在整个中国古代,能够对皇权有所限制的有且仅有代表广大士大夫阶层的文官集团,习惯上我们称之为相权,在早期皇权与相权的争夺中皇权是处于下风的,于是君主不得不依靠身边的人来壮大自身力量与之对抗,由此产生了宦官和外戚,我认为从广义上可以把它看做皇权的一部分。这样的话就很好理解了,中国每一个...
皇帝一人权利太大?古代有哪些办法能有效约束皇权?
皇帝的权利太大,肯定不会是一件好事,那各朝都有哪些办法来约束皇权呢?其实皇帝并非无所不能,就算他是一国之君但也有限制的办法,下面就总结出了六点,一起来看看吧。我们知道,皇帝是权力无边的。皇帝金口玉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我们也知道,任何一种权力,一旦失去了约束,都会带来...
有没有一种权力不受任何限制
封建旧中国,皇权——至高无上;权利是否不受限制,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任何权利都是有条件的;有权利就有义务,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另一方面,任何权利都是无条件的。既然是一种权利,就不受任何限制 实际上,只要国家规定的公民权利,都是不受任何限制 典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
中国古代皇权不受制约的原因
一、从思想层面看中国古代皇权实际也受到了某些无形的、精神上的限制,最典型的便是儒家思想。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一方面强调“人治”,将治国的希望寄托在明君圣主身上;另一方面,为防止君主无道而导致的灾难,也借上天的力量对君权进行一定的威吓和限制。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论,一方面宣扬“天子受命...
中国古代限制皇权的历史作用
虽然在某些历史阶段上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实践,并且具有限制君权的进步作用,但是,在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下,其实际效果却极其有限。因此,严格地说,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及其实践,仅仅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君主集权专制下的滥用刑罚、诛杀无辜和横征暴虐,减少了封建君主专制...
古代皇权的制约因素
第二,从思想层面看,中国古代皇权实际也受到了某些无形的、精神上的限制。最典型地便是儒家思想。我们现在使用的高中历史教材,认为汉以后的儒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了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工具。但实际上,儒家虽主张“尊君”,但并不主张绝对君主制。从儒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不管是先秦儒学,还是汉代...
历史中的皇帝制度、君主专制制度、中央集权有什么区别?
西方的君主专制,受到各种限制,比如教会的限制、法律的限制、贵族的限制,乃至议会的限制。所谓“王在议会中”、“王在法律下”。神权高于君权,罗马教宗格里高利七世,开除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的教籍,亨利只能在冰雪中跪地求得教宗的原谅;一帮封建贵族在伦敦市民的支持下,敢于公开挟持约翰国王签订...
已经成皇帝,为何还要发动变动?
一、皇权受到限制 712年9月,唐睿宗李旦第三次让出天下,之前他曾将皇位让给母亲、兄长,而这次他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李隆基,成为太上皇。不过,唐睿宗在某种程度上是“退而不休”,“上皇自称曰朕,命曰诰,五日一受朝于太极殿”。李旦仍然称朕,每五天在太极殿召见群臣。新皇帝李隆基只能自称“予”,“命曰制、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