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4: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0:53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解释一下,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预习,好比在外出旅游之前看导游图,大概了解一下要游览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二年级的生字词相对多了,课文内容相对长了,比较不好理解了。如果能组织好学生进行课文预习,课堂上一定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这次的教研主题就定为“如何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工作”。
学生对语文课文的预习往往面临两种情况。一是课文编者已经设计好了预习提示(有时教师还要补充一些)
,这些揭示针对课文的重点疑点,引导学生预习,有较强的点拨作用。学生只要按照这些提示与要求,一一思考完成即可。这是一种针对性的预习。二是常规性的预习,即不管课文有没有预习提示,都应先按常规预习一次,它的目的在于初知内容,疏通文意。常规性预习虽然没有课文中的预习提示那样有很强的针对性,却是落实课文预习提示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常规性的预习,文中的那些针对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边读边了解的方法。初次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并注上音节,划出不理解的生词。(二)再读课文标序号,读词
运用标好的音节把划好的生词多读几遍后标上各自然段序号,再读一遍课文,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三)三读课文写部首,扩词
第三次读课文应该大声读。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
,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最后,还应当查阅字典,写出每个生字的部首,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并给生字扩词。
随着年级的增加,还应继续下面的预习要求。(四)摘抄
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
,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五)思考
综上所述,读(看)课文、自学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研究课文的结构特点、摘录好词佳句,提出疑难问题,是预习的主要任务,而“默看——查问——朗读——摘抄——思考”
,便是预习课文的常规性步骤。
当然,万事开头难,开始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时,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每个步骤的辅导,特别要注意辅导潜力生。在全班辅导两次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回家预习,但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的检查,并耐心细致地帮助每一个学生,逐步让学生真正掌握预习的要领。一个阶段后,还应进行评价,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尽力做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