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8.13地震见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6:2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0:53
基本介绍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1、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通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摩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摩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地震前动物反应 动物 异常表现 牛、马、驴、骡 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动物异常现象(癞*异常)猪 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羊 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越圈逃跑、闹圈 狗 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猫 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兔 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鸭、鹅 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鸡 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鸽 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鼠 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蛇 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鱼 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蟾蜍(癞*) 成群出洞,甚至跑到大街小巷 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地震谚语20首: 1.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 2.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 3. 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4.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5. 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6. 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 7. 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 8.房子东西摆,地震东西来;要是南北摆,它就南北来。 9.喷沙冒水沿条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10.冒水喷沙哪最多?涝洼碱地不用说。 11. 豆腐一挤,出水出渣;地震一闹,喷水喷沙。 12. 洼地重,平地轻;沙地重,土地轻。 13. 砖包土坯墙,抗震最不强。 14. 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 15. 女儿墙,房檐围,地震一来最倒霉。 16. 地基牢一点,离河远一点;墙壁好一点,连结紧一点;房子矮一点,房顶轻一点;布局合理点,样子简单点。要想再好点,互相多学点。 17. 地震闹,雨常到,不是霪来就是暴。 18. 阴历十五搭初一,家里做活多注意。 19.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20. 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涨,就是落;甜变苦,苦变甜;又发浑,又翻沙。见到了,要报告。为什么?闹预报。
3、气象异常
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如: 浮云在天空呈极长的射线状,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届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
4、地声异常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多种多样。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5、地光异常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我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汶川地震前的疑似地光现象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地光异常报告,都在震前几秒钟至1分钟左右。如海城地震,澜沧、耿马地震等都搜集到了类似的报告。
6、地气异常
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7、地动异常
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地震时地面剧烈振动,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但地震尚未发生之前,有时感到地面也晃动,这种晃动与地震时不同,摆动得十分缓慢,地震仪常记录不到,但很多人可以感觉得到。最为显著的地动异常出现于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之前,从1974年12月下旬到1975年1月末,在丹东、宽甸、凤城、沈阳、岫岩等地出现过17次地动。
8、地鼓异常
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7.9级地震前约半年,甘孜县拖坝区一草坪上出现一地鼓,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高20厘米左右,四周断续出现裂缝,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与地鼓类似的异常还有地裂缝、地陷等。
9、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在北方地区日光灯在震前自明也较为常见。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几天,唐山及其邻区很多收音机失灵,声音忽大忽小,时有时无,调频不准,有时连续出现噪音。同样是唐山地震前,市内有人见到关闭的荧光灯夜间先发红后亮起来,北京有人睡前关闭了日光灯,但灯仍亮着不息。 电磁异常还包括一些电机设备工作不正常,如微波站异常、无线电厂受干扰、电子闹钟失灵等。 地震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举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 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要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或地震部门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0:53
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震带,在地震活跃期的1445-1609年中,泉州-汕头地震带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 福建省历史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显示不均匀性,即存在着平静 活跃的强弱起伏交替的韵律现象。具体地说,福建省历史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两个地震活动期,即1445年至1691年为一个地震活动期,另一个地震活动期自1791年起至今。目前福建地震活动仍处在活动期内。在上述两个地震活动期之间有一个近100年(1692 1790年)的平静期,期间没有发生大于4.75级地震,因此两个活动期相对独立是明显的。 福建省历史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也可以分为明显的两个周期,即1350-1691年为第一周期,1692年至现今为第二周期。在每个周期里分为4个应变变化阶段,即应变积累阶段、应变加速释放阶段、应变大释放阶段和应变剩余释放阶段。目前福建地震活动正处于第二周期的应变剩余释放阶段。 泉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长乐——诏安活动地震带上,历史上(公元1604年)曾在泉州湾外发生八级大震,从构造背景上看,存在发生6级左右中强地震的可能。近几年来东南沿海地震活动有所增强。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增强我市防震减灾综合防御能力,努力实现*1994年提出的用十年时间实现中大城市达到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泉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是全国地震重点防御监视区之一。是国家规定必须按七度抗震设防的城市,具有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近几年来闽台地震活动频繁,尤其是1999年9月21日的台湾7.6级大地震及一系列强余震后,福建省沿海地区的地震形势值得重视。根据几年来我省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意见,目前,这一地区仍存在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背景,防震减灾工作任务繁重
参考资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0:54
我只想做个客观的评价。
我是福建人莆田人,现在也在泉州。
对咱们福建那些只知道骂人家,欺压人家的人我为此感到羞耻,也向那些外来的为福建经济做贡献的人表示道歉。每个人都有恐惧心理,都有逃生,自救的心理,这是很正常的,所以那些因为传言而离开泉州或是福建的人,不因该给予指责,相反要感谢他们,没有他们福建的发展速度不会有现在这程度。
对于地震现在的科学还是无法做出精确预测,想必这大家都知道。离去只是因为抱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这是一种忧患意识,不应对其做出过激的评价。
离与留是人们的自由,我在此只希望,离开的那些朋友们,不要忘记福建好的一面,记住别人的好总是胜过记住别人的坏,而且每个地方都可能存在你们所遇到的那些问题。对那些留下的,我表示感谢。
祝离开的朋友,一路平安
留下的朋友,事业有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0:54
,福建地区地震的复发周期 福建地区(本文只限于福建省内及部份附近沿海区域)地震复发周期.本文采用了1982年至2003年9月30日地震资料[注1].取ML≥1.5级地震1590个,(用最小二乘积求得b=0.84,a=4.30),求得累计地震频度和震级的公余式为:lgN=4.30-0.84M,故可将相应的复发周期公式写TM=21.75X100.84m-4.30,于是可以计算出各级地震的复发周期以下表. 表1 福建地区地震复发周期 震级Ms 8 7 6 5 4.7 4.0 复发周期TM(年) 5670 8.4 112 16.8 9.1 2.3 历史上1604年福建泉州海外发生7.5级大震,许多地区遭受严重破坏,也是我国著名的大震.我国有三千多年的地震历史,但至今7.5级地震在福建地区只记载过1604年一次,这与表1计算基本一致. 如果我们认为1604年大震已将本地区积累的地震能量释放完毕.根据表1,今后且不要说7.5级大震,就是7级地震在百年内发生的可能也是很小的. 在地震区域划分中,经常要考虑预测百年内可能出现的最大地震.为此我们令TM=100,并将公式改为M=(logT/M+a)/b,代入福建数据M=21.75,a=4.30,b=0.84,求得M=(log100/21.75+4.30)/0.84=5.9级,即福建地区百年内可能预测发生5.9级左右地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0:55
这帖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中国平均是每三年会发生一次7到8级的地震,
*地震局专家明确指出,中国在未来四年内会发生一次大地震,但没有
透露是哪个地方会发生,专家说长期的预测准确率挺高的,大家想,比如
说长期以15年来预测,现在又是专家预测地点过了15年后的今天,你说,那
么就是说明接下来会地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至于切切的时间还是很难预
测到的,所以,大家最好还有点防备,至于*是考虑地震发布和不发布哪
个会对经济和社会稳定哪个更有利,虽说很多人都说天命难为,但是,我觉
得,我们既然知道了,不管是谣言还是。。。看个人对事的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