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有些APP会偷听,你真的会被APP监听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1:5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6:35
您好,很荣幸由我来为您解答问题!
不会偷听的。
近年来,关于 App 是否会偷听我们的日常内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但是,我们需要了解*,而不是被谣言所左右。那么,App 真的会偷听我们的日常内容吗?请跟我一起来了解吧!
【1. App 不会偷听我们的日常内容】
亲~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App 不会偷听我们的日常内容。这是因为,App 需要访问麦克风时,必须获得用户的授权,即用户必须在 App 提示框中允许访问麦克风。如果 App 未获得用户的授权,就无法访问麦克风,也就无法偷听用户的日常内容。因此,用户可以放心使用 App,不用担心其会偷听自己的私密内容。
【2. App 会利用麦克风进行声音识别】
亲~ 虽然 App 不会偷听我们的日常内容,但是它们会利用麦克风进行声音识别。这是因为,很多 App 需要使用语音识别功能,例如语音搜索、语音输入等。这些功能需要利用麦克风进行声音识别,从而将用户的语音转换为文字或命令。但是,这些声音识别过程都是在本地进行的,即在用户设备上进行,而不是在服务器上进行。因此,用户的私密内容不会被传输到服务器上,也就不会被共享或泄露。
【3. 用户应注意授权和权限设置】
亲~ 尽管 App 不会偷听我们的日常内容,但是用户仍然应该注意授权和权限设置。在使用 App 时,用户需要授权访问麦克风、摄像头、位置等敏感权限。如果用户在使用 App 时不注意授权和权限设置,很可能会被一些恶意 App 利用,导致私密信息泄露或钱财损失。因此,用户应该仔细阅读权限提示框,在确认确实需要授权时才进行授权,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以上是我的全部回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总的来说,App 不会偷听我们的日常内容,但是会利用麦克风进行声音识别。用户应注意授权和权限设置,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在使用 App 时,我们需要保持警惕,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扰和威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6:35
平日里和朋友们相处,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吐槽:
“我刚刚和XXX聊了几句乐高,打开手机立马就看到了乐高的广告,我的手机肯定被窃听了!”
虽然,我们如今人人都没有什么秘密,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早已被看透了,但是我从心里觉得,倒真不至于窃听?不是说没有窃听的技术,而是没有必要窃听,也可以获得种种信息精确计算并推测出大家的所想所念。但我似乎又没有证据什么可以证实自己的这个判断,于是我找了很多资料。
蒋琳是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她向《财经》记者历数了*偷录不成立的三点原因。
首先,这需要硬件设备支持语音唤醒,并要求在嘈杂的现实环境下分辨方言、提高识别准确度。
其次,上传超大的录音文件需要耗费大量流量,很难躲过用户注意。
更现实的因素是,通过监听来捕捉用户喜好的成本极其高昂,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公司没有必要为此买单。
那我们为什么常常感觉我们说话被窃听了似的呢?
我想大概是在大数据里对我们每个人的画像,详尽到我们都无法想象,甚至可以根据我们的一些信息、行为、数据推测出我们后续的所需所想,比我们自己都更快地呈现出我们的需求。所谓的被窃听,可能仅仅是app的猜你喜欢越来越准,越来越精确了。
比如说:
多个用户每晚同一时段连接的Wi-Fi是同一个,那么系统判断大概率他们是一家人,推送的内容很可能会交叉共享。另外,即便用户没有给予一个App定位权限,通过Wi-Fi同样可以判断出他的大致所在地,从而匹配当地的广告。
同样的也可以判断哪些*概率是同事,他们在某些需求上又会有哪些共性。
另外,还有当App A和App B都采取了同一家广告SDK时,那么A和B内收集的数据都可能上传至这一家SDK上,A与B之间天然形成了数据共享。你在A上的搜索记录和使用习惯有可能就会被反映在B上。
还有手机输入法应该也是一个被利用起来的获取用户数据的途径。
虽然截至目前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透明人了,但是近年来国家国民都逐步重视气了信息安全,与2017年相比,2019年对100款App的隐私*透明度测评报告中,透明度在较高级别以上的企业从不到10%上升至超过60%,而不合格的App比例从80%以上下降至17%。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吧。
也许不必太过担心,虽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必然以获取*度、多角度、多用户的数据为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侵犯用户的隐私。
很多新的事情诞生之后,先是野蛮生长,再之后是规范化,现在就是在从野蛮到规范化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