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锻炼的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2:0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6:52
1.Q运动为什么会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A免疫力是身体的一种防御功能,具有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功能,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急性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周血免疫细胞的数量上,主要影响非特异性免疫。一次急性运动后,可以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短暂升高,几个小时后才恢复正常。在白细胞数量升高期,有利于身体消灭侵入的病原微生物。长期的规律性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免疫功能活性的增强,还能少量提高安静状态下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数量。所以,长期适宜的规律性运动对身体的免疫机能最有利,可以全面加强身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
另外,运动可以使体温升高,而体温升高有助于提高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效果,有利于身体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抑制它们在体内繁殖和扩散,从而提高身体抗感染能力。
2 Q运动不足有何危害
A现代生活中,体力活动的成分大大减少,运动不足症及由此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影响最明显的是运动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运动不足使老年人骨密度较低,强度和刚度也较差,不能承受大的负荷,且增加了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的危险性;少年儿童运动不足,对骨发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终生的,最终影响忣的长长和长宽,使骨密度峰值较低。运动不足还可影响关节活动幅度及运动的灵活性、稳定性,妨碍关节滑液的分泌和流转,容易出现骨关节炎运动不足更可导致肌肉力量、耐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并可导致肌肉脂肪含量增加。运动不足者安静时心率较快,每搏心输出量较少,呼吸肌无力,较小负荷运动时即可出现胸闷、气急等症状,身体的各项功能能力下降。
3.Q运动时如何补水
A人体在运动时的热能代谢比安静时增加10~20倍,产生大量热能,而人体是通过出汗蒸发来散热的。汗液中98%~99%为水,当失水量占体重的2%时,身体耐热能力降低,脱水4%~6%时,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降低,再严重时甚至可因体温过高和循环衰竭以至死亡。所以运动前、中、后要及时补水。
运动中掌握饮水量的简单办法是,在满足解渴的基础上适当加饮一些,应少量多次,每次150~200毫升。为了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程度,可在运动前10~15分钟时饮水400~600毫升。运动后饮水也不应一次大量补充,特别是在进餐前不要饮水过多,否则将稀释胃液,影响消化能力。
水不要太凉,否则会使胃肠道的血管因收缩而引起痉挛,从而不利于水的吸收,反而不能解决“渴”的问题。
4.Q如何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A参加运动的人都面临如何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问题,这其中主要涉及到运动方式、适宜的强度(靶心率),时间、频率等问题。
健康人群的运动方式基本没有什么*,诸如步行.跑步。骑车、游泳、登山、各种球类项目等。目前,步行是国际上提倡的健身方式,其优点为运动损伤少,运动的危险性小。 运动强度是最重要的部分。运动强度一般以最大心串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靶心率。简便计算最大心率的方法是220—年龄。一般来说,30%~59%的最大心率为轻强度;60~79%的最大心率为中等强度;80%以上的最大心串为大强度。老年人应以轻强度运动为主;中年人以中等强度运动为主;青少年及青年人以中等至大强度运动为主。
达到靶心率的运动时间一般为15~45分钟,以高强度运动时,至少不少于5~10分钟。在基本运动前后应有充分的热身和放松活动(至少5分钟低强度运动)。每周可以进行3~7次运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6:52
一、锻炼目标
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并达到塑身的效果,使自己有个更健康的身体,并培养一种健身习惯。
二、健身理念
充实生活,通过运动来缓解学习及各方面的压力。
三、锻炼时期
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四、具体措施
1、 每天早上6:30起床,7点去体育场跑两圈。
早上6:30起床后,十分钟洗漱完之后,空腹去体育场跑步两圈。之后再去吃早餐,这样既能达到锻炼的效果,也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2、 每晚坚持做20个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仰卧起坐既可增进腹部肌肉的弹性,同时亦可以收到保护背部和改善体态的效果。
3、 短距离时坚持步行。
促进全身健康不间断地步行运动20~30分钟,相当于每小时行走4000~5000米,能使心血管系统持续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和氧气遍及全身,可以增强心肌、肺脏和肌肉的功能,并促进血液循环。有规律地锻炼,可以控制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保持动脉系统的清洁和健康。有规律的步行运动能增加肺容量并减少便秘的发生,受益最大的是足。步行运动可以强壮足部的骨骼、关节、韧带和肌肉,有利于防止日后的损伤和疼痛。
4、 每晚坚持慢跑30分钟
进行轻松的慢跑运动,能增强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体通气和换气能力,慢跑时所供给的氧气较静坐时可多8~12倍。可使血流增快、血管弹性增强,具有活血祛瘀、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慢跑时冠状动脉血流量较安静时可增加10倍,即每分钟血流量可达1200~1400毫升。慢跑可控制体重,预防动脉硬化,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消除大脑疲劳。
5、 周末和同学去打羽毛球。
半小时~一小时的羽毛球运动能够促使人体消耗脂肪,达到运动和健身的效果。
6、 在锻炼的其他时间,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必要的维生素。
水果和蔬菜是锻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多吃水果和蔬菜能及时补充锻炼时所需的水分及必要的维生素,促进人体的吸收,保持体力,进行持续的锻炼。
7、 每晚在慢跑之后跳绳。
跳绳简单易行,且能锻炼多种脏器,有放松情绪的积极作用,达到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
8、 晚上12点以前睡觉,养足精力。
结束了一天的锻炼,晚上得早睡,养足精神,保持体力,为第二天的锻炼做好准备。
在执行锻炼计划的过程中,我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坚定锻炼的信念,严格执行锻炼计划。把锻炼当成一种习惯作为一项总体目标,相信在不断的锻炼过程中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缓解自己的学习及各方面压力,达到锻炼的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6:53
每日最佳锻炼时间
国外许多学者研究揭示:人体一昼夜间机体能力状态使变化的。每天8时-12时,14时-17时是鸡肉速度、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若在此时间里进行健身锻炼和运动训练,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而3时-5时,12时-14时则处于相对最低态,如果在此时间里从事体育运动,易出现疲劳,且“负荷量”过大时,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大。
这说明,人们应该根据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尽量选择相对最佳时间去从事体育活动,以期收到好的健身和训练效果。
对于健康而言,从什么年龄开始运动都有效,有时间多锻炼,没时间少锻炼,只要动起来就好,哪怕只是一招一式。到底什么时候锻炼好?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有这样的说法,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早晨树林里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高一些,一些灰尘也在空气中漂浮,对人的健康不利。另外,人的血压在早上比较高,容易出问题。其实,是不是在早晨锻炼,主要取决于锻炼的目的。
如果是为了减肥,为了增加对运动技能的记忆,早上非常好。人在早晨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把昨晚吃进去的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不吃饭去锻炼,就会导致一个结果——“燃烧”脂肪。因为早上能量没有了,肝脏里还有一部分糖原,当这些糖原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脂肪“燃烧”就会成为主导的供能方式,这时就使减肥成为可能。所以早晨运动对减肥、对防治脂肪肝有特殊的好处。此外,人在早晨的时候,学健美操、学交谊舞、学太极拳……学任何一种技能,都比在其他时间学更容易掌握。因此,早上锻炼取得的健康效益,在某种意义上说更多一些。
古人讲究“闻鸡起舞”,健身一般选择在早晨。至于说早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污染严重,并不是主要理由。其实,白天汽车尾气等的污染也很严重,还能放出铅、重金属和一些化学废物,如苯等。早晨的血压高,可以通过药物进行调整。因此,究竟什么时间锻炼最好,不是绝对的。也要因人而异。
无论是早锻炼,还是下午锻炼,运动都要适量。对于健康而言,从什么年龄开始运动都有效,有时间多锻炼,没时间少锻炼,只要动起来就好,哪怕只是一招一式。
运动,需要因人制宜,还应该是循序渐进,开始的时候活动不要太剧烈,以后逐步地增加运动的量,而不仅是简单地活动一下,就能解决问题。衡量运动是不是过量,除了可以用心率来反映外,还有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谈话实验,如果运动的过程中喘得都说不上话了,就说明运动过量了。
不管做什么运动,尤其对于中老年人,从锻炼身体来说,适合做的是全身性的活动。比如说游泳、跑步、走路,这些都可以,做体操也行。但是总要达到一定的量。有一种“三、七”的说法。所谓“三”,就是每次运动的时间应该在30分钟以上。如果运动的时间在20分钟以内,强度也不算很大,恐怕最多就是消耗一点血液循环当中的血糖吧,起不到减肥或者是消耗身体里积累的过多脂肪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吃得特别饱以后,立即进行运动肯定不好,这是因为饭后,你的血都集中到胃里去消化食物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817611.html?si=3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6:53
1
你这样的锻炼
需要很多的能量,所以不能早上空腹跑~~
2
锻炼也不能在刚吃好饭的时候进行~所以最嘉时间是
饭后1.5~2个小时后
进行锻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6:54
每天抽上一个小时练一下跑步、跳绳之类体考需要的科目,早、中、晚各抽上半个小时的时间也可以。注意锻炼的时间别离吃饭的时间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