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伏尔泰的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1:5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8 08:13
伏尔泰(法语:Voltaire,法语读音: [vɔl.tɛːʁ],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语:François-Marie Arouet,法语读音:[fʁɑ̃.swa ma.ʁi aʁ.wɛ],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他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尽管在他所处的时代审查制度十分严厉,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常常抨击天主教教会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伏尔泰的著作和思想与托马斯·霍布斯及约翰·洛克一道,对美国*和法国大*的主要思想家都有影响。[1]
他曾两次被捕入狱,主张开明的民主制度,强调自由与平等。常常抨击*教会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世纪。”他提倡卢梭所倡导的天赋*,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与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思想。
1726至1729年避居英国期间,潜心考察英国的*制度、哲学和文艺,回国后发表《哲学书简》(又名《英国书简》,1734),宣扬英国资产阶级*后的成就,抨击法国的*政体。书简出版后即被查禁,巴黎*下令逮捕作者。他逃至女友爱特莱夫人在西雷村的庄园,隐居15年。
1746年并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伏尔泰抱着对开明君主的幻想,应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邀请,于1750年来到柏林。他本想在*上有所作为,但弗里德里希二世却把他当文学侍从看待。痛苦的经历使他决心不再与任何君王往来。
这一时期他接近年轻一代的
法国先贤祠,伏尔泰骨灰所在地
启蒙思想家,为《百科全书》撰稿,文稿后来收入他的《哲学词典》(1764)一书。
1753年他离开柏林,寄居瑞士。
1759年《老实人》出版。伏尔泰在费尔奈居住。
1760年起定居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与欧洲各国人士保持频繁的通信联系,并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撰写大量小册子,揭露宗教*和*政体下司法部门的黑暗。与卢梭断绝关系。
其间,法国发生宗教上的派性斗争,造成大批逃亡者。伏尔泰在自己的庄园内,先后收留过上百户难民。他还多次打抱不平,替穷苦人伸张正义,平反冤案。影响最大的一次,莫过于卡拉事件。
1761年10月13日,图卢兹市菲拉蒂埃街的一个住家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悲剧。这家的主人让·卡拉是颇受人尊敬的胡格诺派(新教的加尔文派)的商人。
当天深夜,让·卡拉发
伏尔泰
现长子马克—安东尼在店铺悬梁自尽,一时全家慌了手脚,母亲失声痛哭,惊动四邻。突然,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说道:“马克—安东尼是被他父母杀死的,因为他选择了天主教。”天主教与新教经历了16世纪的宗教战争,至今已有两百多年,但对立依然十分尖锐。图卢兹一位法官(注意:是法官,不是教会)闻讯赶来,一不调查,二不审讯,甚至连现场也没看上一眼,便将“谋杀”事件那天晚上在家的人全部拘捕归案。
马克—安东尼为什么自杀?原来,这位28岁的青年曾学过法律,一心想当律师,但因无法弄到天主教徒的证明书,*从事商业。他想从父亲那儿得到一笔钱作生意,遭父亲拒绝,失望之余,天天上咖啡馆借酒浇愁,后因债务缠身,更觉前途渺茫,一念之差便寻了短见。
头发斑白、年近古稀的老人怎能吊死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谋杀”之罪显然难以成立。检察官迪库大义凛然,出庭替老卡拉辩护,却被停职三个月。律师絮德尔想阐明事实*,但陷入狂热兴奋中的法官却不屑一听,反倒认为这位律师*。审判长滥施权力,*迫卡拉供出同谋,卡拉义正辞严,断然地说:“既然没有犯罪,何来同谋?”
1762年3月10日,法庭不顾一切无罪的证据,粗暴地判决卡拉车裂之刑。临刑前,老卡拉悲愤地说:“我已经说明*,我死得无辜……”
事发不久,伏尔泰便听到各种传闻。他
伏尔泰
对教会历来持怀疑态度,认为无论天主教还是新教,都是无耻之徒。 卡拉老汉的悲惨遭遇,激起了他对教会和司法当局的无比愤慨,他决心为维护人的尊严、为争取信仰自由而奋斗。
他通过各种渠道,沉着冷静地亲自调查和搜集证据,并将被流放到日内瓦的卡拉的两个儿子召到费尔奈,根据他们两人提供的详情和从过往旅客中听到的反映加以比较,从而对整个事件作出个人的判断。其间,他发表了卡拉两兄弟的口供,写了揭露这起惨无人道的冤案的小册子,并为卡拉太太提供一切费用,把她接到巴黎,以引起*的注意。1763年2月3日,伏尔泰亲自写了上诉书,作出“我敢肯定这家人无辜”的结论。3月7日,枢密院下令重审此案,蒙受不白之冤的卡拉老汉及其一家终于得到昭雪。
这年年底,伏尔泰发表了著名的《论宗教宽容》,猛烈抨击反动教会的宗教*和*政体草菅人命的黑暗现象,阐述了他的理想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
嗣后,他还曾为同样遭到教会*的一位19岁的骑士拉巴尔和一位年过半百的风水先生西尔旺奔走呼号,并使这两起冤案终于得到平反。
在整个晚年,伏尔泰以更加旺盛的斗志从事大量的创作,先后为《百科全书》撰写了613条辞目,并于1764年汇编成册,以“哲学辞典”为题公开发表。此外,他还出版了哲理小说《查第格》《天真汉》,历史著作《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罗斯史》和《论议会》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费尔奈定居期间,他一直与欧洲各国的各阶层人士保持频繁通信。据统计,仅保存下来的伏尔泰的信件就有一万多封,和他通信的计七百人之多。他利用这种方式,跟通信者讨论各种社会问题,宣传他反*反教会的启蒙思想。伏尔泰所作的不倦斗争,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名字响彻整个欧洲的上空,不少社会名流慕名而来费尔奈求见。费尔奈成了欧洲*的中心,当时的进步人士尊称伏尔泰为“费尔奈教长。”
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消息一传开,全城都轰动起来。一些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涌到他的下榻处,使周围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做圣物保存。
到了巴黎,伏尔泰因过于激动,加之尿毒症发作,*卧床。但他仍然坚持口述最后一部五幕诗体悲剧《伊雷娜》。剧本虽写得平平,但演出时,巴黎和凡尔赛反应都十分强烈。王后出席了演出,伏尔泰也拖着病体临场领略这最后的荣誉和幸福。
教会人士心怀鬼胎,想利用伏尔泰的威望抬高自己的身价,因此趁伏尔泰病笃之机,企图从中捞点油水。
一天,一个神甫鬼鬼祟祟地窜入伏尔泰的病房,要求伏尔泰作临终忏悔。伏尔泰虽然不是无神论者,而是自然神论者,但他一贯与教会势不两立。他深知这位神甫的来意,毫不客气地把他打发走了。
没过几天,又有一位叫莫雷的修道院长重演故伎。伏尔泰一见他进来,便问:
“神甫,您从何处来?”
“啊,先生,我从上帝那里来!”
“真的?您能给我出示上帝的诏书吗?”
伏尔泰虽重病在身,但仍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他特有的辛辣讽刺,无情地揭露这些“披着僧衣的豺狼”的丑恶嘴脸。
5月12日,伏尔泰不住咯血,体温急剧上升,黎塞留公爵不忍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这般受苦,给他送来了阿片酊。伏尔泰糊里糊涂,竟把这种药效显著的镇静剂全喝下去了。三个神甫趁他昏迷之际闯了进来,待他稍为清醒后,问他是否承认*的神圣。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本来已作了否定的回答,一听见“*”“神圣”这两个字眼,他勃然大怒,做了个惊人的动作撑起病体,愤然地推了神甫一把,说:“让我安静地死去吧”。
临终前,伏尔泰对自己的后事做了嘱咐:把棺材一半埋在教堂里,一半埋在教堂外。意思是说,上帝让他上天堂,他就从教堂这边上天堂;上帝让他下地狱,他可以从棺材的另一头悄悄溜走。
1778年5月30日晚上11时,伏尔泰与世长辞。反动教会对这位亵渎宗教的宿敌恨之入骨,下令连夜将他的尸体运出巴黎,弃之荒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8 08:14
伏尔泰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对文学很感兴趣, 小小的伏尔泰受到父亲嗜好的潜移默化影响, 自孩提时就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伏尔泰的记忆力极强, 3 岁时就能背诵拉·封登的《寓言》.一天, 父亲从外面回来, 小伏尔泰站在床上自言自语地讲故事, 还手舞足蹈.时而洋洋得意, 时而板着面孔, 表情丰富多变.父亲见了, 又觉得好奇, 又感到可爱.於是就忍住笑躲在他背后偷偷地看他表演.孩子讲的故事好像是拉·封登的《寓言》上的.父亲悄悄地拿来这本书, 经过核对, 他惊异地发现, 原来儿子讲的故事与《寓言》中的故事居然一字不差.这简直太令人不可思议了.等儿子讲完故事后, 父亲情不自禁地把他抱了起来, 高兴地把他举过头顶, 连连称赞道: ”我的乖孩子, 你太聪明了! ” 伏尔泰才思敏捷, 多才多艺.他12 岁时便开始写诗, 16 岁时, 他的讽刺诗和即景诗已写得很出色.20 岁时, 他随父亲出使荷兰, 任文官, 其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讥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 ”笑, 可以战胜一切, 这是最有力的武器.”当时人们说他思想之快捷和语言之炽热, 有如闪电和天火.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 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 死而复生 一个边远省份的读者给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1694--1778年)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表示仰慕之情。 伏尔泰回了信,感谢他的深情厚意。从那以后,每隔10来天,此人就给伏尔泰写封信。伏尔泰回信越来越短,终于有一天,这位哲学家再也忍耐不住,回了一封仅一行字的信:"读者阁下,我已经死了。" 不料几天后,回信又到,信封上写着:"谨呈在九泉之下的、伟大的伏尔泰先生。" 伏尔泰赶忙回信:"望眼欲穿,请您快来。" 区别 谁也没有料到,受人尊敬的大学问家伏尔泰竟参加了一个为人不齿的团伙的狂欢。他为自己找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可第二天晚上,他们又邀请他参加。 "噢,伙计,"伏尔泰神秘地说,"去一次,不失为一个哲学家;去两次,就跟你们同流合污啦。" 岂可再乎 1717年,伏尔泰因为讥讽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囚禁在巴士底监狱11个月之久。出狱后,吃够了苦头的哲学家知道此人冒犯不得,便去感谢他的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摄政王深知伏尔泰的影响,也急于同他化干戈为玉帛。于是两人都讲了许多恰到好处的抱歉之辞。最后伏尔泰再一次表示感激说:"陛下,您真是助人为乐,为我解决了这么长时间的食宿问题,我衷心地再次向您表示感谢。可今后,您就不必再为这件事替我操心啦。"
慢性毒药 伏尔泰的咖啡瘾很大,一生中喝了数量惊人的咖啡。有个好心人曾告诫他说:"别再喝这种饮料了,这是一种慢性毒药,你是在慢性自杀!" "你说得很对,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这位年迈的哲学家说,"要不然,为什么我已经喝了65年还没有死呢。" 错误的赞扬 性格放荡不羁并一贯讥讽当时大人物的伏尔泰,有一天将一名同辈作家赞扬了一番。他的一位朋友当即指出:"听到您这样慷慨地赞扬这位先生,我真遗憾。要知道,就是这位先生在背后经常说您的不是。" "这样看来,我们两个人都说错了。"伏尔泰说道。 验明牧师正身 当伏尔泰到了84岁高龄卧床不起等待死神降临的时候,一位牧师自作多情,走到他的床边,为他祈祷忏悔——这是为垂死者订购天国飞机票或入场券的一贯作业,但是,这位老顽固非但不领情,反而追根究底,盘问起人家的身份来:"牧师先生,是谁叫你来的?" "伏尔泰先生,我受上帝的差遣来为你祈祷忏悔的。" "那么你拿证件给我看看,验明正身,以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