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2: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07:09
(1)人体测量:
直接法:髂前上棘点至胫骨点的直线距离减去40mm。用圆杆直脚规测量。
间接法:大腿长=(髂前上棘点高-胫骨上点高)×93%
由于大腿顶端难以找到确定的测点,所以不易进行精确的测量,股骨头顶端虽是一个较好的起点,但探寻困难且不易准确。因此,人类学工作者根据研究结果,常应用髂前上棘点或耻骨联合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减去胫骨点高,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以求得大腿长的近似值。
【注:使用不同测点(大转子点、耻骨联合点或髂前上棘点)测定下肢全长(下肢长)、全腿长(腿长)、大腿长结果也有所不同。然而,任何一种测量法都测不出下肢全长(下肢长)、全腿长(腿长)、大腿长的精确的解剖学长度。 】
(2)人类工效学:
GB/T 3975-1983《人体测量术语》 、GB/T 5703-1985《人体测量方法》 、GB/T 5703-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 中,大腿长用“髂前上棘点(is)至胫骨点(ti)的直线距离”表示。
GB/T 5703-2010《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 中,大腿长用“髂前上棘点(is)至胫骨点(ti)的垂直距离”表示。
(3)体育测量:
大腿长用大转子点高(下肢长B)减去胫骨点高(小腿长A)表示。
运动实践证明小腿长加足高大于大腿长会有利于运动。运动员一般小腿长加足高大于大腿长。选材时,[(下肢长B-小腿长A)/小腿长A]×100指数反映了运动员大腿长与小腿长A之比,该指数在选拔以下肢为主的运动项目中较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