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没有狮子,为什么会有河东狮吼这个典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4:0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4 22:53
古籍中记载,狮子就是中国的狻猊(Suān ní,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但这也只是晋朝人郭璞的见解,至于先秦时期的人们在发明狻猊这个名词时,脑海中出现的是什么动物,就不得而知了。狮子的形象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逐渐在中国成形的。从古代的壁画和绘画中来看,狮子的形象与本体存在很大偏差,比如雄狮子的鬣是直的,而国人总喜欢把它画成卷曲的,这大概是受到了佛祖头部造型的启发。其实这也说明了中国人对狮子的了解,都是通过“道听途说”得来的。直至清朝,真正的狮子才来到中国,但那时也不是人人可见,作为祥瑞之兽,它只能进贡给皇室。
成语:河东狮吼
拼音:hé dōng shī hǒu
意思解释: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故事典故:宋·洪迈 《容斋随笔》记载说,有个叫陈慥的人,自称龙丘先生,喜欢谈佛,亦好宾客,喜蓄声妓。但是,他的妻子柳氏生性凶妒,陈慥很怕她,大诗人苏轼 ( 东坡) 曾写有一首诗戏谑他: “龙丘居士亦可怜,说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陈慥信佛,所以称他为 “居士”。“师 ( 狮) 子吼”,佛家以喻威严。而 “河东”,乃柳姓郡望。所以,其妻柳氏怒吼谓之 “河东狮吼”。此已成为成语,既喻悍妇,亦讥惧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5 00:11
北宋时有个叫陈慥的人,娶妻河东柳氏,非常凶妒。。。每当陈慥宴客并以歌女陪酒时,柳氏就醋意大发,用木棍敲打墙壁,客人尴尬不已,只好散去。平时陈慥喜欢谈论佛事,苏东坡就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狮吼”即狮子吼,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另外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5 01:46
狮子原来生长在非洲与亚洲的伊朗、印度一带,传说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安息国(今伊朗)国王赠献狮子给汉章帝,从此狮子由异国他乡来到中国。狮子在异国为珍兽,古波斯就以崇狮为时尚,王者戴着金花冠,坐在金狮座上。
佛教也将狮子尊为兽中王,传说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白雪中走来,侍列门前迎接佛的诞生。狮子在原产地和在佛教中是有地位的,是被神化和被艺术化了的形象。也许正是这种原因,到了中国以后赋予它以特殊的使命,让它突出地起到一个护卫者的作用。
自古以来,在我国留下了众多的石狮、铁狮和铜狮子,从历史的发展来考察,各个时期的狮子雕刻具有不同的风格。
早期的狮子雕刻,造型比真实的狮子简练,工匠们善于用概括和夸张的手法,用浑厚有力的线条表现出狮子作为兽中之王的神态。而晚期作品,在狮子的整体和细部上都更接近于真实,但在造型上却只注意细部的刻画而不注意整体的把握,反而失去了这种猛兽雄威壮实的特征。这种风格的变化不是偶然的,它和那个时代总的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相符合。
唐代统一中国,维持了一个*上相对稳定,经济上繁荣昌盛的时期,所以在建筑发展史中,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鼎盛时期。在当时的皇宫大明宫的含元殿、麟德殿等宫殿建筑中,在佛光寺等宗教建筑中,在众多的唐代佛塔以及大量的唐代装饰雕刻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这个时期建筑风格上的特点是:规模宏大,气魄雄伟,突出建筑艺术上的大效果,壮丽而不纤巧。我们从唐代留下来的石狮子上也看到了这种风格。宋代建筑,从技术上看,比前代更趋成熟,总结出一套建筑形制、施工和用料的规范,但就其建筑艺术风格来看,宋代建筑逐渐走向秀丽的方向,在总体气势上大不如以前了。这个特点在石狮子上也很明显地反映出来了。清代尤其到了清末期,*上保守腐朽,在建筑和其他艺术上都表现出一种追求繁琐绮丽的风气,工艺品上堆砌玉石珍宝、金银珐琅,连建筑装修上也镶嵌上珐琅玉石,艺术之高低仿佛与金银财宝的多少成了简单的正比。
以上是历史纵向上的比较,如果从横向去比较,中外狮子形象也有风格上的差异。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一个讲究神似,一个追求形似。中国狮子不求形态的真实,可以不符合解剖地将狮子身上或者四腰的肌肉任意起凸。印度和西方的一些狮子却十分讲究造型的形似,狮子整体和狮子头部及四肢都要与原形相符,狮子的身上、腿上的肌肉起伏也要符合骨骼与肌肉的解剖学,它们的总体特征是形象很真实但神韵不够。这种风格上的差异自然与中、西方在艺术创作上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传统有关,在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创作上都表现了这种差异。
狮子作为门前的守护神兽,它的形象多被塑造成一副凶煞威武的神态。但这并不代表狮子的全部,在清代所留下来的众多狮子雕刻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狮子并无凶相,有的略显温顺,有的面露笑容还带一点顽皮,有的显出一副无赖之相,这是狮性的“人化”。
狮子一经人化,它的性格和形象都变得丰富多彩了。人们还赋予这些狮子以各种有趣的神奇传说。北京宛平县的卢沟桥,两边石栏杆的每一根望柱头上都雕有石头狮子,自古以来就传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并说如果数清了,石狮子就全跑了。这是因为栏杆柱头上许多大狮带着小狮,这些小狮在大狮的脚下、胸前、背后,姿态各异,工匠们还有意把小狮刻在隐蔽处,让人不易发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5 03:37
“狮子吼”是随佛教传入中国的。在佛教中狮子吼是形容佛祖讲经的庄严声音,意指“如来正声”。
“河东狮吼”这个成语出自苏东坡的诗《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中。后人就以河东狮吼比喻凶悍的妻子、妇女。
诗文如下: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苏东坡(北宋)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5 05:45
中国虽然没有野生的狮子,但西域进贡的狮子还是有的。
还有就是随着佛教的传入,狮子是佛教的圣兽之一,所以狮子的形象随着佛教的传入开始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