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1:5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7:03
1、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
2、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人们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综观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
3、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4、话题作文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
5、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是指比传统材料作文提供更广阔材料的,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的,给考生留更大发挥空间的作文。2006年全国高考卷的作文题就是新材料作文题。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07qrrzF39cmNybKZ9gFI3A
?pwd=5nru 提取码: 5nru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7:04
高考作文(College Admission Essay)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高考)语文卷最后一题或几题(包括小作文)。
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一般满分为60分。且需要思想健康向上,不得透露考生真实校名,人名;并且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如,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和评分细则。
基本题型
1、命题作文;
2、半命题作文;
3、材料作文;
4、话题作文;
5、新材料作文(近几年兴起)。
一般要求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
3、题目自拟;
4、不得套作,不要抄袭;
5、不少于800字。
6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迎合社会主流*,富有正能量。
写作窍门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
6、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很多南通教师都讲过引用先人的诗词歌赋,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得用到合适的地方,切忌乱用)
7、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但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多,过多会显得华而不实。
8、学会套用,即变通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9、多去关注各地高考模拟语文试卷的高考作文,有备无患。
有效命意
在高考作文写作中,审题或者根据试题进行有效命意是写好高考作文最为重要的一环。当试题确定以后,如何审好题、立好意至关重要,审题不准会导致全盘皆输。常有同学感叹,自己的作文如激流浊波,起伏无常,60分的作文可高至50分之上,也可低至40分之下,为此,还常迷惘于峰值的不可预知,也惶恐于波谷的不期而来。究其原因,除去评卷上的客观误差外,更多是缘于我们对考场作文缺少应有的理性把握,特别是有效命意这一环节。所谓命意,就是赋予写作行为以准确的意图,这是写作行为的起始点,又是目标点,是考场作文的基本底线。可以说,对考场作文而言,如何准确地界定与把握命题者的正确意图和话题本身的意义指向,又如何在文章中准确地呈现出来,将大体决定全文的成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7:04
高考作文(College Admission Essay)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高考)语文卷最后一题或几题(包括小作文)。
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一般满分为60分。且需要思想健康向上,不得透露考生真实校名,人名;并且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如,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和评分细则。
一、基本题型:
1命题作文
2半命题作文
3材料作文
4话题作文
5新材料作文(近几年兴起)
二、一般要求: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
3题目自拟
4不得套作,不要抄袭
5不少于800字
6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迎合社会主流*,富有正能量。
三、写作技巧: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
6、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很多南通教师都讲过引用先人的诗词歌赋,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得用到合适的地方,切忌乱用)
7、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但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多,过多会显得华而不实。
8、学会套用,即变通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9、多去关注各地高考模拟语文试卷的高考作文,有备无患。
四、结尾技巧:
自然结束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文。
画龙点睛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议论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首尾呼应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点化主题
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直截了当表述出来,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加以暗示,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余地,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描写结尾
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往往会在朴实中渲染一种或恬淡、或哀伤、或明丽、或迷蒙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
五、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
(1)内容20分
等级:一等(20 ~ 17分)
标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等级:二等(16 ~ 12分)
标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挚
等级:三等(11 ~ 7分)
标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
等级:四等(6 ~ 0分)
标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感情虚假
(2)表达20分
等级:一等(20 ~ 17分)
标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
等级:二等(16 ~ 12分)
标准: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
等级:三等(11 ~ 7分)
标准:大体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
等级:四等(6 ~ 0分)
标准: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1)深刻
标准: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根源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标准:
①材料丰富
②形象丰满
③意境深远
(3)有文采
标准:
①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②善于运用修辞方法
③文句有意蕴
(4)有创意
标准:
①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②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③有个性特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7:05
基本题型
编辑
1命题作文
2半命题作文
3材料作文
4话题作文
5新材料作文(近几年兴起)
一般要求
编辑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
3题目自拟
4不得套作,不要抄袭
5不少于800字
6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迎合社会主流*,富有正能量。[1]
作文技巧
编辑
写作窍门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
6、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很多南通教师都讲过引用先人的诗词歌赋,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得用到合适的地方,切忌乱用)
7、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但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多,过多会显得华而不实。
8、学会套用,即变通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9、多去关注各地高考模拟语文试卷的高考作文,有备无患。[2]
有效命意
在高考作文写作中,审题或者根据试题进行有效命意是写好高考作文最为重要的一环。当试题确定以后,如何审好题、立好意至关重要,审题不准会导致全盘皆输。常有同学感叹,自己的作文如激流浊波,起伏无常,60分的作文可高至50分之上,也可低至40分之下,为此,还常迷惘于峰值的不可预知,也惶恐于波谷的不期而来。究其原因,除去评卷上的客观误差外,更多是缘于我们对考场作文缺少应有的理性把握,特别是有效命意这一环节。所谓命意,就是赋予写作行为以准确的意图,这是写作行为的起始点,又是目标点,是考场作文的基本底线。可以说,对考场作文而言,如何准确地界定与把握命题者的正确意图和话题本身的意义指向,又如何在文章中准确地呈现出来,将大体决定全文的成败。
美文鉴赏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冷夏
阳光像梦一样,安静地落入我平凡琐碎的生活深处,在这个春天的下午。
我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来,每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林的青涩气,那面湖水波光淡然冷静,潮湿的新鲜的水气。我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步呼吸。
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待、遥望、冥想。
一直认为梭罗还活着,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手禁不住要伸出去握住什么。这个多么重要,在我表面生活的背后,意识到自己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一直活在心里。
梭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那与我失之交臂的时光和旧梦,充满恍惚怅然的珍惜之感。
想到夏洛蒂.勃朗特、奥而科特和奥思汀的**,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转,那些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小径,夏天开满野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
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晚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或编织。却努力等待着有马车夫忽然的脚步声,急匆匆撩开寒冷的夜色带来了温暖克制的爱情的回音。
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宽阔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那些纷纭热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生存的紧迫和焦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留有一点时间对珍贵东西的失落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间查看可以温情的抗拒或冲淡什么。
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疲惫困顿,情感越来越冷酷灵活。
我对实际生活中过分热络的友情,对虚拟世界*的可靠性一直保持平和的怀疑态度。
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写下什么获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声的语言带来巨大的思维空间,像从瓦尔登湖面吹来新鲜跃动的风,把我从电脑前端正的坐姿里分离出去,在另外的世界里自由飞跑。我看见那个叫做梭罗的人,无论风雨雷电,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自然中。他十分安静的面对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就一个人,十分简单。
手指一次次触摸熟悉的键盘,心里充溢着更新鲜更深刻的感动和疼痛。忽然的,想起海子的一首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
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
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
在绿树遮映的弘一法师骨塔下,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高耸的碑石上,“悲欣交集”四个红色耀眼的大字在萧瑟的松声中屹然不动,年复一年,它又在告诉人 们些什么呢?这样密而不宣的内心轨迹,我是没有能力揭示它的任何光片羽,也许你也不能——但我想起来了,那年大师正在书斋中打坐,有一位女子携友而来—— 那是大师出道前认识的,也许有十几年不见面了,当满山门的弟子都期待一次亲情上演时,大师却执意下令把她赶走,这一举动曾经引来世人唏嘘不已,只有大师自 己清楚,只有那“悲欣交集”能告诉我们一些只言片语。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识组成,浮华的世界仿佛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众目已待,太多的众望所归充实进我们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 白,这样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汪洋,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时分清醒地想象,什么是你孩提时的憧憬和梦想,如今它们在你生命的哪个角落?
同样存在着人的空间里,我们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太多的文人*客,仿佛除了写作与习画,其他的事顾及很少。李贺说:“我生二十不得志,一 心愁谢如枯兰。”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这样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不顾暇这些,当后人抽丝剥茧地打开 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发现,凄美与惊艳——这样令人惊讶的精神果实,惟独没有蒙翳。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 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 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 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 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业家劳心劳神,*家殚精竭虑,只有有心人才会追源溯流,从自己认定的精神家园中打捞成功的鱼群,最终他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绵长,最终拉动整个大海[3] 。
策略解析
苍茫的历史长河里,多少先哲消散了自己的容颜,却在深邃的河床里沉淀了自己的名字。而其中不少不朽的情思,就变成了闪光的文字,烛照着千百年后的我们。而正是阅读,让我们走近了那些消逝了的作者。在阅读中,真正的读者可以跨越时空,与长眠千年的作者对话,所以在读梭罗的《瓦尔登湖》时,本文作者冷夏在心底对梭罗说,“我们这样远”,但是“我们又这样近”,“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这一远一近之间,便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神交,是阅读的最大乐趣之所在,也是文章的中心主旨。事实上,任何文字、文段、文章,都应该表达写作者对某一对象的价值判断,这一判断就是文章的立意所在,它表现为某一情感,或是某一观念,前者倾向于记叙性文章,后者倾向于论说性文章。以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为例: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六国论》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比兴引出)——《谏太宗十思疏》
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门见山)——《荷塘月色》
4、“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稍作铺叙,而后引出)——《故都的秋》
5、“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美是避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行文中得出)——《花未眠》
以上所列举的文章,有古有今,文体也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集中地表达着某一种判断,或表达某一情感,或表达某一观念。可以说,“判断”是文章的精髓所在,是其他文字的聚焦点或归宿点,没有此点,文章必然散漫或游离。所以,我们作文时,首先得保证有符合要求的命意,没做好命意判断就不能动笔写作,否则你必将“马失前蹄”。
2009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新课标卷”(海南、宁夏卷)和辽宁卷等,都将原来的“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改为“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虽然仅仅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与“选准角度,明确立意”的几字之别,但明显加强了对审题立意的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暗示考生要在读懂材料、把握内涵眺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思考,从而提炼出具有共性的观点,决不能仅凭某一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做出立意的选择。如全国卷Ⅱ作文题:由“道尔顿给妈妈买袜子”,谈亲情、孝道;见到“安藤百福破产”的字样,就探讨起当今“失业和就业”的热门话题;从“乔利弄脏衣服,白于一年来赔偿”联想到社会待遇不公、奖惩制度等问题。这些立意都是不合题意的。总之,要做综合、全面的考虑,选择最佳立意,不能犯以偏概全的毛病。
两种技能
1. 抓“三主要”
“三主要”包括主要对象、主要关系和主要意向。主要对象即材料或命题的核心对象(词素),主要关系即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意向即材料或命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情感倾向。怎样抓“三主要”进而形成判断,下面分成两类来讲:
(1)有明确指向的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
这一类作文,关键在于抓住话题或命题中的核心词素,具体操作如下:
1)操作原则:抽象命题具体还原,具体概念抽象提升;大话题小处着手,小话题大处引申。
2008年山东卷话题“春来草自青”中“春”是关键词,比喻还原,大而言之,可以是盛世祖国的春天、和谐社会的春天、素质教育的春天等;小而言之,可以是个人成长需要的各种条件,如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友谊或家庭的温暖、学校的关怀、班级的团结等。
2009年北京卷“*的翅膀”具有比喻义,含义广泛,如梦想、信念、特长、能力等等。翅膀帮助人飞翔、帮助人成功、帮助人实现自已的理想,那么信心、坚强、乐观等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对象。
2009年湖北卷“踮起脚尖”,最具弹性的词语是“踮起”。踮起脚尖,即是一个引体向上提升的动作。小而言之,即是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所以踮起脚尖;大而言之只有踮起脚尖,提升我们的眼光,我们才能看到前方要行进的“路”。
2009年山东卷题目“见证”,“见”是看见或经历,“证”是证明。既可写现实人生,也可追溯历史人物或事件。如写记叙文,考生宜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切入点要小;既要有“见”的详细叙述,又要有“证”的发人深省。写议论文,宜从大处着眼,选取有积极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突出具体的感悟和启发。
2)操作方向:也就是朝哪些方向去具体化、抽象化,朝哪些方向小处入手或大处引申。譬如可从自然、人生、精神、生活、社会、历史等层面去思考和挖掘。
3)操作方法:围绕核心词素进行遣词造句。即以该词或标题中的核心语素为中心词,组合成短语或造出表意明确的语句,而这短语和句子本身有可能构成这篇文章的命意判断。
如“望”这一话题,通过组句的方法可直接得出判断。如:望是一种追求,一种向往,是人生向前的动力;望,观望,冷静地观望,它是大是大非前的冷静,是大风大浪前的睿智;望,奢望,它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追逐,最终,在望中一切都可能变成虚无;望,望乡,望月,它是一种情思,是天上人间又一缥缈的情思。
这里需特别提醒的就是主要意向即情感倾向,这是文章之根。乍看,高考作文题似乎没有情感倾向,其实它早就被命题人埋藏其中了,只是要你淘尽沙砾而已。如2009年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意在针对2009年的学生过于浮躁、热衷于国外的精彩,使过去那份沉淀在国人心目中亘古不变的乡土情绪越来越显尴尬的现实情况,其间潜藏着脉脉含情的温馨提示:热爱你的家乡,热爱你的生活,热爱你脚下的那方热土吧。如果审题时悟出了题中蕴涵的这种特殊情愫,行文时就会用饱满的*,流畅的语句书写出浓情淋漓的文字,文章也定是上乘之作了。
(2)无明确指向的作文——材料作文
对于没有提供话题的作文(主要是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更要抓住材料中的“三主要”,确保不偏离。譬如下面一则材料:
《於陵子·人间》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中州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来干一番事业,却又时时责备自己软弱*。想向东去攀登泰山,计算一下却要走三千多年;又想向南去涉长江和汉水,计算一下也要走三千多年。再想想自己的寿命,不过朝暮之间就要死去。于是不胜悲愤,枯死在蓬蒿杆上,而被蚂蚁嘲笑。
此材料的主要对象是蜗牛(抓蚂蚁就不妥),主要关系是蜗牛与其梦想等,主要倾向是对蜗牛行为的质疑或否定。在此基础上去命意就不会有任何偏离。
2. 做“三追问”:
“三追问”,即三层哲学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譬如“修身”这一话题,我们便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进行分解。
①是什么:谈修身的内涵,如炼人格、修骨气、养静心、育意志、修正气等;
②为什么:谈修身的价值,如修身与人生、修身与社会等;
③怎么样:谈修身的方法,如读书、艺术、亲近自然、走进古迹等。
有了如上的分解,准确判断就显得轻松易得了。譬如“修身贵在养气”“修身是人生的必修课”“读书以修身”等。
又如2009年湖北卷“站在的门口”,考生需要考虑“站在谁的门口”“这是一扇通向哪里的门”“站在门口做什么”“谁站在这个门口”“为什么要站在这样的门口”,这样思考,选择的角度比较丰富,可以开掘出比较广阔的空间。
再看刚才《於陵子·人间》那则材料。分析时可围绕蜗牛的结局问“蜗牛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蜗牛最后郁郁而终”“为什么蜗牛没能实现其梦想”或“蜗牛怎样才不会这样”等,最终可以正确地命意,如“凡事要量力而行”(认清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从实际出发”“心在当下”“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以上角度,取其一即可。[4]
结尾技巧
编辑
自然结束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文。
画龙点睛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议论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首尾呼应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点化主题
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直截了当表述出来,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加以暗示,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余地,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描写结尾
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往往会在朴实中渲染一种或恬淡、或哀伤、或明丽、或迷蒙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
评分标准
编辑
基础等级
(1)内容20分
等级:一等(20 ~ 17分)
标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等级:二等(16 ~ 12分)
标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挚
等级:三等(11 ~ 7分)
标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
等级:四等(6 ~ 0分)
标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感情虚假
(2)表达20分
等级:一等(20 ~ 17分)
标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
等级:二等(16 ~ 12分)
标准: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
等级:三等(11 ~ 7分)
标准:大体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
等级:四等(6 ~ 0分)
标准: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1)深刻
标准: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根源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标准:
①材料丰富
②形象丰满
③意境深远
(3)有文采
标准:
①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②善于运用修辞方法
③文句有意蕴
(4)有创意
标准:
①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②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③有个性特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7:05
2009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品味时尚“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x2009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站在____门口,半命题作文2009年江西省高考作文题以一个社会热点,作为评论的中
——兽首拍卖,要求写一篇议论文。2009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2009年高考作文:材料加话题广东卷,对常识的认识。一段材料,最后一句说:请你谈谈你对常识的认识。2009年高考作文题(全国2)根据英国科学家道尔顿的妈妈色盲的小故事。自拟题目2009年重庆高考语文科目的作文,为命题作文,题目是《我与故事》,体裁不限。2009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题为:踮起脚尖……,命题作文2009年陕西作文
材料:小动物学游泳而引发的评论。2009高考浙江作文 绿叶对根的情意 刘欢唱的歌词大意: 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 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
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 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 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少于800字。4,
不得抄袭。2009年四川高考作文:命题作文《熟悉》
2009年北京高考作文:我有一双*的翅膀
2009年安徽语文卷高考作文题:生活给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