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5: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9:19
美国政客的性丑闻,在历史上并不鲜见,议员有之,州长有之,总统有之,与中国*包二奶比起来,美国政客在这方面的嗜好好像一点也不逊色。一个正常的人,不论是男性或女性,不论是百姓或*,对于性都有正常的需求,于是法律才将其作为私生活的重要内容给予充分保护和尊重。但作为*,其婚外情很有可能涉及权力滥用与*,以至于影响到公众对其国家忠诚的信任,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和严谨审视。可能是过多地受到了有价值立场偏向的教育以及影视宣传的负面影响,我们一直以为美国包括性在内的生活*至极,糜烂至极,而事实上,基于*教保守文化的影响,美国人在性方面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放荡不羁,甚至某种程度上还相当保守。或正是这样的原因,在美国,政客们爆出性丑闻的事例并不多,更没有达到美国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地步。步入政界之前,也就是通过选举进入*圈子的政客们在竞选期间,自己各方面的私生活早已被没有大局观念且意欲增大发行量和收视率捞取经济利益的美国媒体翻了个底朝天,那些有作风问题的政客,因为加重了公众对其忠诚品质的怀疑,往往会拒绝投他的票。当然,政客若有*新闻,还免不了竞选对手将这样的品质劣迹无限放大,从而使得有桃色新闻的政客们过早地被挡在政界大门之外。美国人不会由于政客性丑闻而将其一棍子打死,关键是政客能不能公私分明,是不是因性丑闻涉及到*。当年克林顿因为与莱温斯基的那些事儿,虽然个人行为并非凌驾于总统责任之上,但依然使得很多人对其缺乏人格自律并履行好公务职责产生怀疑,于是被美国人炒得沸沸扬扬,以至于启动了国会对总统的*程序。除了以坦诚的态度承认错误,到处道歉以获得选民的原谅之外,克林顿被美国人理解和宽容还得益于美国人公私分明,遵守着一条泾渭分明的价值底线:不能触犯法律。美国是个法治国家,政客们在私生活领域只要不触犯法律,美国人不会拿道德大棒狂追猛打。美国共和党籍前众议员马克·福利曾向不满16岁的未成年男实习生发送带有*信号的邮件,构成对未成年人的性*扰,则属于违法。而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桃色事件,显然是*之间男欢女爱你情我愿的事儿,并未触犯法律。这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成熟与理性,公众能够将政客私生活上的污点与*上的适当作出明确界定,不会由于个人生活处理不当而影响其*公信。美国人对政客性丑闻事件高度关注还在于对政客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担忧。政客滥用权力,一方面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一方面背弃了竞选承诺初衷,其私生活上的混乱,将会引发公众对其*的合理猜忌与联想。事实也证明,政客性丑闻与*之间的关系总是剪不断理还乱,权色交易远胜于两性相爱,这与中国*包二奶的*如出一辙。公众对于政客性丑闻的严重关切,使得美国媒体基于新闻自由原则可以在监督手段和力度上大做文章。关于政客,尤其是高层政客,比如总统的性丑闻爆料,美国当局不会也不敢给予别有用心的审查。新闻仅服从于真实,而不担负另外的其他使命。作为拥有公权力的公众人物,美国政客不能完全享有普通人的隐私权,其在私生活领域的道德清廉,必须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这既是法律的规定,也是民主的要求。而被披露出来性丑闻的政客,除了道歉以及辞职之外,不会利用权力进行干涉和压制,否则,将会因为权力滥用付出更大的代价。政客不是圣人,那些爆出性丑闻的政客倘若经济清廉工作出色,没有因为性丑闻而影响为选民谋利益,其坦诚的道歉往往能够获得美国人的宽容和谅解。在成熟社会,公民对政客的选择不仅只设定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要设定能力标准,毕竟政客从事的工作需要一般人不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维特参议员被原谅了,克林顿总统被原谅了,除了态度诚恳,他们还有卓越的政绩为选民原谅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