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5:1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02
引用战国孟子的话,《孟子·尽心章句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的是书上的话不能完全相信,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词人说,最近领悟到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错了。
表面上好像是否定一切古书,其实这只是词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是针对南宋朝廷中颠倒是非的状况而说的。
辛弃疾主张抗战,反对投降,要求统一祖国,反对*,这些本来都是古书中说的正义事业和至理名言,可是被南宋朝廷中的当权派说得全无是处,这恰恰说明古书上的道理现在都行不通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2月5日)辛弃疾闲居瓢泉期间。此时南宋朝廷只图享乐,不思恢复,现实昏暗,是非颠倒。词人忧心如焚,一肚子不合时宜,又不便明言,于是创作此词以发泄胸中愤懑。
诗词赏析
这首词题目是“遣兴”,从词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词的上片词人说忙在喝酒贪欢笑。可是用了一个“且”字,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欢笑”比“痛哭”还要悲哀:词人是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这样,把词人内心的极度忧愁深刻地反映了出来,比用山高水长来形容愁显得更深切,更形象,更可信。
接着两句进一步抒写愤激的情绪。词人借醉后狂言,很清醒地从反面指出了南宋统治者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训。
这首词下片更具体写醉酒的神态。“松边醉倒”,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他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问他:“我醉得怎样?”他恍惚还觉得松树活动起来,要来扶他,他推手拒绝了。
这四句不仅写出惟妙惟肖的醉态,也写出了作者倔强的性格。仅仅二十五个字,构成了剧本的片段:这里有对话,有动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江月·遣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02
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03
1、“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二句:语本《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04
辛弃疾的西江月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04
信春哥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02
引用战国孟子的话,《孟子·尽心章句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的是书上的话不能完全相信,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词人说,最近领悟到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错了。
表面上好像是否定一切古书,其实这只是词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是针对南宋朝廷中颠倒是非的状况而说的。
辛弃疾主张抗战,反对投降,要求统一祖国,反对*,这些本来都是古书中说的正义事业和至理名言,可是被南宋朝廷中的当权派说得全无是处,这恰恰说明古书上的道理现在都行不通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2月5日)辛弃疾闲居瓢泉期间。此时南宋朝廷只图享乐,不思恢复,现实昏暗,是非颠倒。词人忧心如焚,一肚子不合时宜,又不便明言,于是创作此词以发泄胸中愤懑。
诗词赏析
这首词题目是“遣兴”,从词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词的上片词人说忙在喝酒贪欢笑。可是用了一个“且”字,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欢笑”比“痛哭”还要悲哀:词人是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这样,把词人内心的极度忧愁深刻地反映了出来,比用山高水长来形容愁显得更深切,更形象,更可信。
接着两句进一步抒写愤激的情绪。词人借醉后狂言,很清醒地从反面指出了南宋统治者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训。
这首词下片更具体写醉酒的神态。“松边醉倒”,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他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问他:“我醉得怎样?”他恍惚还觉得松树活动起来,要来扶他,他推手拒绝了。
这四句不仅写出惟妙惟肖的醉态,也写出了作者倔强的性格。仅仅二十五个字,构成了剧本的片段:这里有对话,有动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江月·遣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02
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03
1、“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二句:语本《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04
辛弃疾的西江月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04
信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