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凉再中国现在什么地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1:3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14:15
凉,为古代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建立的政权名。东晋十六国时期,许多势力都自称国号大凉。如前凉(张寔)、后凉(吕光)、南凉(秃发乌孤)、北凉(沮渠蒙逊,一说为段业)、西凉(李暠)及隋末唐初的大凉(李轨),都曾在凉州建立政权。
前凉(317-376年):位十六国时期汉族张寔所建。是十六国时期享国最久的国家。都姑臧。盛时疆域覆盖今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晋书·志第四·地理上》载:是时中原沦没,元帝徙居江左,轨乃控据河西,称晋正朔,是为前凉。
后凉(386年-403年):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吕光(吕光的先世为汉高祖皇后吕雉的族人,“诛诸吕”事起,其先人吕文和逃脱,西奔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与氐人杂居)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以地处凉州为名。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从先秦至南北朝,氐族分布在今甘肃、陕西、四川等省的交界处。南北朝以后,氐族逐渐融合于汉族等民族中。
南凉(397年-414年):十六国时期,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所建。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部。秃发即“拓跋”的异译。鲜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麓的鲜卑山。属于通古斯人种。其名则始显于东汉初年。金发黄胡子,具有白种人的相貌特征。鲜卑族是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有人认为,“西伯利亚”一名的产生可能就与鲜卑人当年的活动有关。鲜卑汉化尤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汉姓后称元宏)改革最为激进。后虽有反复,但至隋唐,鲜卑已不再作为*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414年南凉灭于乞伏的西秦,秃发部人投奔北魏,被赐姓“源”。今天的鲜卑族,大多数的古鲜卑人后裔都融入了汉族,还有少部分融入了契丹,更少的一部分演变为了锡伯族。“锡伯”是本民族的自称。口语称siwe,书面语称sibe。历史上有“须卜”、“室韦”、“失韦”、“失比”、“西伯”、“席伯”、“席北”、“史伯”、“锡窝”等不同译音,都是siwe的同音异写。锡伯族的祖先是东胡系的拓跋鲜卑。早在东汉以前就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以“嘎善洞”为中心的地带,以“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公元48年以后从大兴安岭迁移到呼伦贝尔地区。此后又往南迁徙。386年,拓跋鲜卑的大部分进入中原,建立北魏政权,而另一部分以“室韦”为号,在嫩江左岸的绰尔河、洮儿河等河流域活动,其中的一部分室韦成为锡伯族的祖先。
北凉(397或401-439):十六国时期,由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沮渠蒙逊所建立;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建立者为汉族人段业,此说是以蒙逊堂兄沮渠男成拥立段业称凉州牧,并改元神玺为立国之始(397年)。401年蒙逊诬男成谋反,段业斩男成,蒙逊以此为借口攻灭段业,亦有人以此为北凉立国之始。北凉都张掖,412年迁都姑臧(今甘肃武威)。沮渠蒙逊(366—433)即北凉武宣王,临松卢水(今甘肃张掖)人,匈奴族(汉化),十六国时期北凉的建立者,军事统帅。公元401—433年在位。沮渠蒙逊的祖先为匈奴左沮渠(官名),后来便以沮渠为姓。匈奴的英文名是hun,由古北亚人种和原始印欧人种的混合。沮渠蒙逊为汉化匈奴人。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后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政权,史称北凉。后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433年蒙逊子沮渠牧犍继位。439年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牧犍弟沮渠无讳西行至高昌,建立高昌北凉。460年,高昌北凉为柔然所攻灭。
西凉:为十六国时期汉族李暠所建。都酒泉(今属甘肃)(一说敦煌)。盛时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15:33
甘肃省武威市。
大凉,为古代在凉州地区建立的政权名。即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
东晋十六国时期,许多势力都自称国号大凉。如前凉(张寔)、后凉(吕光)、南凉(秃发乌孤)、北凉(沮渠蒙逊,一说为段业)、西凉(李暠)及隋末唐初的大凉(李轨),都曾在凉州建立政权。
公元617年,隋朝末年,军阀割据四方,民不聊生,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此时的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也召集本郡知名人士曹珍、梁硕、安修仁等共商大计。大家共推李轨为首领,准备反叛;大业十三年(617),率兵攻入内苑城,7月上旬,安修仁趁着夜色率领众多胡人进入内苑城,李轨在城外聚众响应,以助声势,叛军抓住了隋虎贲郎将谢统师、郡丞韦士政,占据了州城武威,结束了隋朝在凉州的统治。公元617年7月,李轨占据武威后,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建元安乐。唐武德元年(618),李轨正式称帝,立儿子伯玉为太子,设置百官,史称大凉政权。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五月,李轨在长安被唐高祖李渊下令斩首,大凉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