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14 19: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5 17:41
自1983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以来,从事果树栽培和果树育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科研方向为果树生物技术。
在科学研究方面,主持和参加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0项。最先开展了AFLP、IT-ISJ等分子标记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研究。经过多年研究,在果树分子标记、果树品种指纹图谱构建、果树种质资源鉴定和苹果遗传转化等方面有较深入的探索,某些方面研究具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在《Acta Horticulturae》(国际园艺学报)、《PANS》(美国科学院报)、《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培育出“福艳”等苹果新品种12个,获得“鲁加1号”等植物新品种权4项,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7个。拥有专利1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国留学、出国考察访问16次。经常参与科技服务活动。
在教学研究方面,主持山东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改革”课题。主编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教材《果树栽培》,参编《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专业英语教程》等高校教材和著作7部,参编果树栽培电教片剧本2部。主讲“园艺学概论”、“园艺植物栽培学”、“果树栽培”等课程5门。主持完成“园艺学”等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5部,参加课件制作6部。指导研究生14名。经常参加学科建设。
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农业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得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优秀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师奖、先进工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