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15 04:2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04:02
从《劝学》可以得出:
1、学习的意义:是在于提升自己,学习不可以停止的。
2、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不足,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3、学习的方法:在于积累经常专一。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
4、学习的正确态度:学不可以已。
其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
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改变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振兴礼义,制作法度,专心致志地去实践君子之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04:10
《劝学》的中心论点是文章的第一句话“学不可以已”。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意义重大,所以不能停止;二是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就必须不停地学习。
荀子如此重视学习,与他的思想观点密切相关。他认为“人性恶”,但后天环境可以改善这种本性,而学习就是改善的重要途径。
《劝学》告诉我们,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且告诉我们,要学习圣人善于借助于外物的道理。还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注重积累,持之以恒的道理。
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论述学习的内容和途径,第四段阐述学习的最终归宿。文章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扩展资料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改变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振兴礼义,制作法度,专心致志地去实践君子之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04:02
1、学习的意义:
《劝学》第一段讲了学习的意义,是在于提升自己,学习不可以停止的。
2、学习的作用:
《劝学》第二段讲了在于弥补不足,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3、学习的方法:
《劝学》第三段学习的方法在于积累经常专一。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
扩展资料:
《劝学》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04:08
《劝学》的中心论点是文章的第一句话“学不可以已”。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意义重大,所以不能停止;二是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就必须不停地学习。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04:05
中心论点是文章的第一句话“学不可以已”。它包含3层意思,一是学习意义重大,所以不能停止;二是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就必须不停地学习。:三是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