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12 04:2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08:44
很多人看水浒会发现,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很多人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完全不认识字。当然了,好汉们不会专门去学习,更不可能落草为寇时,不练武艺学认字。所以,要么就是一直会,要么就一直不会。
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从不认识字到认识字,比如鲁智深。
鲁智深本名鲁达,是老种经略相公麾下的军官,后来调到渭州做了提辖。因为救金翠莲父女二人,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后来在五台山出家,法名智深,从此他就成了鲁智深。又因为他背后有花绣,所以叫花和尚。
鲁智深前期不认字,这是作者交代过的事。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人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代州雁门县依奉太原府指挥使司……支给赏钱一千贯文。”——《水浒传》
鲁智深杀了郑屠后,逃亡江湖,来到了代州雁门县。在这里,他听别人念通缉的榜文,因为他不认识字。后来,幸亏金翠莲的父亲把他拉开了,否则鲁智深可能就被人认出来了,毕竟通缉榜上有画像。
在这个时候,作者明确说过“鲁达却不识字”。
然而,征方腊之后,鲁智深听见钱塘江的潮水声,想起智真长老说的“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知道自己要死了,书中又说他写了一篇偈语颂子。
(鲁智深)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水浒传》
鲁智深途径瓦罐寺时,看到“瓦罐之寺”四个字,似乎也说明他认字(不过此说有争议,因为鲁智深没念出来。可能是作者借着鲁智深视角描述的)。
为什么前期鲁智深不认字,后面还能给自己写颂子呢?
有人说,鲁智深可能是出家后,学习念经打坐时,受和尚的熏陶,学习了一些。也有人说,鲁智深可能是落草二龙山时,闲来无事,跟着杨志学习的。实际上,这并不太可能。作者要塑造的鲁智深,是个粗糙、莽撞的大汉,让他去看书学习,这跟他形象不一样。
其实,这顶多算水浒里的一个漏洞,是很正常的事。
今天的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并不是施耐庵一人完成,也有一种说法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但其实水浒不是一人一时完成的,而是几个人甚至很多人,花了数百年完成的。这期间内,水浒一直有不同的故事,形成了多个版本,直到明末时,水浒还有许多版本。
这就导致一种情况,就是前后不一定能完全对得上,很可能出现穿帮或者漏洞。
比如晁盖、吴用等七星聚义时,书中对他们的统称,就不一致,时而说七个人,时而说六个人。侯会在《水浒探源》中认为,公孙胜是后加进去的,所以出现了这种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招安之后,百回本水浒中,从征辽到征方腊,中间不到一年,大概就十个月。这么点时间,不可能征讨王庆和田虎。但是百二十回本就是有田虎和王庆,所以时间就要改变,不然就不合理。
鲁智深认字的问题,也是这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08:38
应该是他在寺庙里当和尚的时候学会的,毕竟身边的和尚们都会写字,他每天熏都给熏会了,所以学会了写偈语。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08:42
因为他有学习的能力,虽然在前期不识字,但后来还是学习了的,因此之后会写偈语并不奇怪。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08:45
因为那个时候,鲁智深也是自己慢慢学习认字的,而且他还特别喜欢读歇后语,所以才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