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11 23: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0 02:20
诸葛亮为实行“和戎”*,在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进行了以攻心为主的南征,降服了史称“西南夷”中的叛乱蛮王孟获。《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怎样软硬兼施*孟获,描绘得淋漓尽致。可惜花了四万字的篇幅,却始终没有理出诸葛亮南征的路线来。
当然,历史小说不是史书。即使是有关这方面的史书,也还是没有把当时的事实表述清楚。诸葛亮南征最后到底深入何处,好像成了历史上的一个谜。
其实,这个谜的谜底已经在诸葛亮本人所写的《出师表》中揭示出来了。遗憾的是,后人把诸葛亮说的一句最关紧要的话——“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解释得太抽象、太朦胧了!说什么“深入不毛”就是“深入到荒野地带”,或者“深入到草木不生的艰险地方”去了。
果真是这样么?
史学界有人绘出了当年诸葛亮南征的路线图,最南边只到了滇池县(即今云南晋宁区)。虽然这种说法比笼统的抽象的说法又具体一些,但是,诸葛亮从成都到滇池一带也并非“荒野地带”或“草木不生”的地方;同时,这也不是当时进军的实际情况。他在建兴三年出征后,几乎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到达今日昆明市南的晋宁区。花这样多时间,才走这样一段路程么?很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位记者采访中印公路时所写的一篇通讯中提出: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是深入到缅甸或缅甸的八莫(见原重庆《大公报》印行的通讯集《中印公路通车》)。
这种不同凡响的见解,它的根据或理由有哪些?
第一,缅甸位于中印之间,印度古代的梵文称缅甸为My amma(缅玛),我们古代称缅甸为Men(缅),但是他们缅语称自己的国家叫“不毛”,英译 Burma,不但现代、古代叫“不毛”,就在上古也叫“不毛”,英译 Brahma。这是有关“不毛”即缅甸的一说。
另有一说,即指靠近我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缅甸城市八莫( Bhamo),也同“不毛“的音相近。从语音,特别是缅语语音的角度看,当年诸葛亮“深入不毛”,很可能是到达了Bhamo城或是进入了Brahma的疆域。
再从词语结构看,“渡泸”与“深入不毛”都是动词加地名。“泸”既然是金沙江的名称,那么“不毛”也应是个地理名称,即是缅甸或缅甸城市八莫。如果我们从这方面去理解诸葛亮的原话原意,不但解释合情合理,而且把诸葛亮南征的意义和他对社稷的功绩也明白地反映出来,还把诸葛亮南征的路线也搞清楚了。建兴三年的春天,兵分三路(另有李恢、马忠两路),诸葛亮本人当年从成都统兵出发,渡过岷江,经过汉嘉郡,又渡大渡河,沿安宁河南下,再渡金沙江,奔向滇池;然后挥军西向,经过山山水水,最后跨过奔腾的怒江,在“不毛”地区打了最后的一次特大的胜仗,终于使症获说出”南人不复返矣”。所有这些,才是“深入不毛”的意义和应解释的内容。
第二,就从现今八莫东北一大片靠近云南迪庆藏族、大理白族、德宏傣族、景颇族等自治州的缅甸国土看,在三国时候原属于蜀汉的版图。诸葛亮在南征取得最后胜利的那些时候,便把那划归所设置的永昌郡(今云南保山市)管辖,任命郡中的夷汉首领去统本地区,并提倡先进的文化,改进当地的生产技术,所有这些说明了“深入不毛”,对促进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滇缅交界的一些地方,富有原始森林,以阔叶林为主,阔叶、针叶混交林次之。这些林区的藤本植物特多。在《三国演义》描写南征最后胜利的那一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最后深入“不毛”地方所打击的对象,是孟获向鸟戈国搬来的三万藤甲兵援军。如果此地不产藤,或产藤不多的话,就不会出现所谓箭射不入、刀砍不入的特种兵种——藤甲兵;诸葛亮在“不毛”地方烧掉了藤甲兵,才第七次擒到了孟获,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些情况的发生发展,与标志滇缅交界地带盛产藤本植物的特点相印证,说明《三国演义》所写的,还是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的。
第四,“南征”已过去一千七百五十多年了,而诸葛亮深入不毛所给八莫、缅甸民族民间的影响依然存在。也许由于诸葛亮一火烧死了三万藤甲兵,惨绝人寰,所以他们仍对诸葛亮怀恨在心,恨之入骨。我国有“七擒孟获”,而据大公报记者在通讯中说,八莫有所谓“八擒诸葛亮”的传说。如此针锋相对其用意不是很明白的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写了诸葛亮当时所感到的内疚。
综观上述,诸葛亮深入的“不毛”是个地理名词,它不是指八莫,就是指八莫所在的国家——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