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18 21: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9 02:15
前任都是禅让,禹是怎么把权力移交给儿子的?
尧舜禹时代的帝位其实是部落联盟首领。尧创设了四方氏族部落联盟首领的联合议事制度(即“四岳”),每当有什么大的事情需要决策时,尧通常跟“四岳”商议。
尧在年老的时候,让“四岳”推荐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舜。尧采取了各种办法对舜进行考验和培养后,证明舜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具有才干,于是把权力让给舜。舜正式继位前,曾把权力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避居于南河之南。然而天下诸侯和民众却不信任丹朱,而拥戴舜。在这种情况下,舜才正式继位。
同样的,舜年老的时候让位于治水有功的禹。禹在正式继位前,效仿尧禅让的故事,把权位谦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避居于阳城。但是诸侯们依然拥戴禹,禹才正式继位。
禹的时期社会正经历着由野蛮迈向文明的巨大变革,禹在部落联盟中的权利也越来越大,身上已经有了不少后世“王”的影子。有次禹在会稽大会诸侯的时候,防风氏的首领迟到,结果就被禹杀掉了。随着权欲的越来越大,禹想结束带有原始民主色彩的禅让制度,但又顾忌传统观念的深远影响,便开始玩弄权术。《礼记·礼运》中的有一段描述“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选择颇有威望的偃姓部落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以示自己依然奉行禅让。可是皋陶的年龄与禹相当,等不到实行禅让就先禹而死。禹又推荐没有多少影响和威望的东夷族首领益为继承人。禹死后,益就学习前任的优良传统,把权力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躲到箕山之阴,等着各个诸侯去拥护他,没成想各个部落并不承认益的地位,反而拥戴启。益不甘心失去权力,帅东夷族与启大战,结果是以启的胜利告终。后有有扈氏对启实行的家天下不满,启前往讨伐,有扈氏被剿灭。《淮南子·齐俗训》称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打败东夷族和有扈氏成为了启的功绩,并使夏王朝的统治得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