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8:4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3:58
英雄永远为后人所纪念,坏人永远为后人所唾弃,岳飞所带领的岳家军得到了敌方金军“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敬仰,按理来说岳飞的评价是盖棺定论的正面评价,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人物,然而在学界,岳飞身上依旧有着一些争议。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在神州大地上,一吟诵这首词,大多数人不约而同想到的便是岳飞,而此间的拳拳报国之心更是令人动容,被列入教材教育孩童理所当然。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岳飞的《满江红》被替代了,换成了秋瑾的《满江红》,虽说二人都是英雄人物,但此番更改无疑是需要合理解释的。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有着忧国忧民的壮志,是近代的一杆伟大旗帜,然而我想,秋瑾大概也不愿岳飞的《满江红》“下架”。
客观地讲,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存在争议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教材似乎忘了那份民族情感的汇聚,更何况这争议也不过是一份推测而无确切答案。
上世纪30年代起,就有《满江红》非岳飞作的质疑,理由便是岳飞之孙岳珂所编撰的书籍皆未收录,且认为是在明中期才广为流传该词。
然而事实上,元杂剧《岳飞破虏东窗记》中就有化用,且岳飞本身便是能文能武之人。因此,更多的学者并不赞成这一反驳,坚信《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所作。
可以看出,这一质疑无疑是推测而来的,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所以怎么能够因为一个不大站得住脚的质疑就否定了数百年来的情感点呢。
前头《满江红》的替换或许还值得原谅,但后头将岳飞作为民族英雄的形象移除就大为光火,“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合理么。
2003年,岳飞作为民族英雄的形象被移除了历史教材,同样的还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而主持这项工作的便是2003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材大纲》的主编——余桂元,因此也惹下了不少争议。
在余看来,岳飞的民族英雄形象是不合理的,理由便是,宋金皆是现如今我们的一部分,只有对抗民族以外势力的人物才称得上民族英雄的称号。
然而,脱离时代谈历史本身就是一种流氓行为,历史是流动的是有血有肉的,总不能对着别人喊你家就是我家的,因为五百年后是一家吧,你看人家捶不捶你就完事了。
余的言论简直荒谬,甚至还搬出了林则徐为自己辩解,认为主动对抗外来侵略势力的林则徐才称得上民族英雄。虽说搬出了林则徐来,但我想,林则徐大概也是不认同移除岳飞民族英雄形象的,甚至很大程度上还会给余一个亲爱的大嘴巴子(干得漂亮)
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着清晰的认知,并且要抱着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态度来讲,站在当时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思考,更何况精忠报国的岳飞甚至得到了金人的敬仰,也就不存在什么不合适的声音了,岳飞无疑是一个值得各方敬仰的伟大人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3:58
合理,现在的*是民族团结。岳飞的满江红说的是宋金之间的国家*,放在今天都是国家内的民族,不利于民族团结。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3:59
合理的屁,删除的抵御外来侵略者英雄的诗,没有任何道理,就要删除,辛弃疾也是呀,汉朝的李广,李琳,霍去病,卫青,他们都写的这种诗师,那是不是也要删除?还要删除鲁迅的作品,有何道理?听别人说鲁迅是反*者,就是真的吗?那别人说你是杀人犯,那也也是真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3:59
百家讲坛岳飞的部分,听一听你就明白为什么了,用全国财政的80%养兵,但是打不出来成绩,企图指定自己认可的未来皇帝,事儿挺多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4:00
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东西也应该逐步的发生改变,所以去除一些东西是非常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