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08 15: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3 13:17
右岸额尔古纳河主要表达了人与自然和关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万物生灵的爱与呵护,对人性中纯真自然的礼赞与颂扬,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忧虑与不安,对信仰的坚守,对生态和谐的祈盼。
“万物皆有灵”,“我”透过孩子般灵性的的目光看到鄂温克族人眼中的森林及驯鹿。他们的声音,就像一首久久回荡在山间的山歌,响亮、美丽、悠长、空灵……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主题是“消亡”,可是读完文章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一个人的生与死,就仿佛一片树叶的荣与枯,人类在浩瀚的宇宙,在广袤的自然中是何等渺小,但是所有的生老病死、草木枯荣、新陈代谢却又都是那么神圣!那样值得敬畏!
《额尔古纳河右岸》内容概括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长篇小说,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故事是由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玛丽亚·索自述而写作,她用90多岁的高龄回忆了她和她的族人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经历的风雨历程。
鄂温克族原本是贝加尔湖边上的一个游牧民族,信奉萨满教,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清朝晚期,迫于俄罗斯帝国的打击,他们迁徙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成为清朝的边防民族。日俄战争中,日本人追杀鄂温克族,但是他们依然坚韧地生存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开始接受现代文明的影响,放弃了传统的游牧生活,定居在村庄里,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然而,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日寇、“文革”的侵害下求繁衍,在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
小说以玛丽亚·索为主线,围绕着她和她的家族展开了一系列的爱恨情仇。玛丽亚·索先后嫁给了两个男人:一个是她心爱的驯鹿王子阿拉坦巴图,一个是她不爱但尊敬的酋长阿拉坦巴图尔。她和阿拉坦巴图有了一个儿子阿拉坦巴图尔·索,和阿拉坦巴图尔有了一个女儿阿拉坦巴图尔·玛丽亚。
她的儿子和女儿相爱了,却因为血缘关系不能结合。她的儿子为了保护驯鹿而被日本人杀害,她的女儿为了报仇而被日本人抓走。她的孙子阿拉坦巴图尔·索二世也因为参与“文革”而死于非命。
小说以一种悲壮而深情的笔调,展现了鄂温克族这个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勇敢无畏、忠贞不渝、淡泊名利、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等独特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