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5: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9:56
1.3.1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1.3.1.1准噶尔盆地沉积充填层序
准噶尔盆地自晚古生代至第四纪经历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构造旋回而形成的具有复杂构造演化特征的冲断挤压型叠合盆地,其中晚二叠世为单侧南侧逆冲盆地,造山带一侧为低角度逆冲断层,两盘重叠区宽,向上的拉伸应力难以有效抵消强大的构造负载,盆地内变形主要受控于构造负载导致的岩石圈挠曲变形,在造山带一侧形成前缘,克拉通一侧有前隆和隆后盆地;三叠—侏罗纪为多侧陡冲的压扭坳陷盆地,盆地南缘、西北缘和东北缘均为陡倾逆冲断层,由于每边的陡倾断裂的两盘重叠区窄小,水平挤压应力有效抵消了构造负载,盆地内变形主要受控于挤压或压扭应力,在造山带—侧形成压陷盆地,盆地内部可发育鸡鸭背斜,从而形成*隆起边缘凹陷的压扭坳陷盆地;至白垩系—第四纪为陆内多侧逆冲的前陆盆地,其中盆地逆冲带位于南缘,西北缘和东北缘为前缘或隆后斜坡带。由于上述特定的构造作用和成盆背景,导致了准噶尔盆地特有的复合压性盆地的沉积充填和层序格架特征。
依据地震剖面(图1.25、图1.26)显示的区域性构造旋回的不整合面的分布及其所反映的盆地构造特征,可以将盆地的盖层岩系划分为四个构造层,自下而上分别为:二叠系构造层、三叠系构造层、侏罗系构造层、白垩系—第四系构造层,在这些构造层内,进一步根据各个构造旋回内的构造运动幕可以划分出盆地的亚构造层。分隔这些构造层或亚构造层的区域性不整合界面是盆地盖层岩系演化过程中造山运动的具体表现。而在各幕造山运动之间则是重要的成盆作用阶段。在不同的成盆作用阶段,由于构造作用的背景、方式和作用应力场特征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盆地发育。
盆地三叠系以上沉积厚度大,最厚达3000m以上,包括三叠系、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头屯河组、齐古组、喀拉扎组)、白垩系吐谷鲁群、古近系和新近系等地层单元。据主要成盆充填演化可划分为如下3个阶段(图1.27):①准噶尔盆地的初期(印支期)填平补齐及扩大阶段的充填。②侏罗系*隆起边缘沉降的多层陡冲的压扭坳陷盆地充填阶段,包括2幕———以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为充填一幕,以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含砾砂岩和砾岩为代表,其中八道湾和西山窑组中发育若干稳定的煤层;头屯河组、齐古组、喀拉扎组为充填二幕,为紫红色—杂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粉砂岩或砂岩沉积。③下白垩统—新近系为南侧逆冲的陆内前陆盆地充填阶段,自白垩系至新近系南缘逆冲逐渐加强。总之,盆地总体上经历了三叠纪早期干旱河湖盆到中晚期半潮湿湖盆期,侏罗系的潮湿湖盆到半潮湿—半干旱湖盆至下白垩—新近系的干旱湖盆,并经历多期的从滨浅湖盆、浅湖—半深湖盆,到浅湖盆,最后为滨浅湖、冲积盆地的充填演化过程。
1.3.1.2准噶尔压性盆地的层序地层界面
准噶尔盆地准中及腹部地区的侏罗系充填沉积中的主要等时界面有:①一级层序—超层序界面2个:八道湾三段底界(SBJ1b3)、白垩系吐谷鲁群底界面(SBK1Tg),主要为盆地级区域性古构造运动面即区域性不整合面;②二级层序—层序组界面1个:头屯河组底界(SBJ2t),为凹陷级准区域不整合面或古构造运动面;③二级层序—层序组界面10个:八道湾二段底界面(SBJ1b2)、八道湾一段底界(SBJ1b1)、三工河三段底界(SBJ1s3)、三工河二段底界(SBJ1s2)、三工河一段底界(SBJ1s1)、西山窑二段底界(SBJ2x2)、西山窑一段底界(SBJ2x1)、头屯河二段底界(SBJ2t2)、头屯河一段底界(SBJ2t1)、齐古组底界(SBJ2q),为局部构造运动面或转换面或区域气候转换面。而在西缘的车排子地区可识别出5个主要等时界面:其中,①一级层序界面或构造层序界面3个: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底界面[SBK1Tg(TK1Tg)],古近系安集海河组底界[SBEa(TEa)]和独山子底界面[SBN2d(TN2d];②二级层序界面1个:新近系沙湾组底界[SBN1s(TN1s)];③*层序界面1个:新近系塔西河组底界[SBN1t(TN1t)]。
图1.25 准噶尔盆地东西向(EW8线,EW7线)大剖面构造解释图
图1.26 准噶尔盆地南北向大剖面(AD5线, SN4线)构造解释图
图1.27 盆地的格架和沉积充填特征图
1.3.1.3准噶尔盆地的区域不整合界面的多样性
从准中腹部和西缘车排子地区中新生界充填沉积中的一、二级区域等时界面的接触关系可以看出,不整合界面类型多样但归结之主要有四种类型(图1.28)。
图1.28 准噶尔复合压性盆地区域不整合面的多样性
(1)上超/削蚀型
早期形成的地层因构造运动褶皱、隆起、削蚀,后续地层对着该凸起超覆,而形成的不整合。在地震剖面上以下伏层顶界削蚀和上覆地层底界上超为识别标志。这种类型不整合其下伏地层构造形态可以是单斜,也可以是褶皱与挠曲。
(2)整一/削蚀型
早期形成的地层因构造运动褶皱、隆起、削蚀,但由于长期的侵蚀,使地形变得十分平缓,后续地层呈近水平状覆盖在下伏层之上而形成此类不整合。在地震剖面上,以上覆层底界整一和下伏层顶界削蚀为识别标志。
(3)上超/整一型
下伏地层因构造运动而发生倾斜,但剥蚀量很小,上覆地层则对着该斜面层层超覆。这种现象主要见于因构造倾斜的斜坡的底部,向上过渡为上超/削蚀型,向下过渡为整一/整一型不整合。在地震剖面上主要以上覆层的上超和下伏层的整一反射终端为识别标志。
(4)整一/整一型
这种类型不整合主要存在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区,一般位于坳陷区。构造运动主要以升降为主,地壳整体抬升地层遭受大面积剥蚀,之后,地壳又整体沉降,接受沉积,从而形成这种类型不整合。后期的构造运动可能使其发生变形,但不整合两侧地层仍保持平行关系,年代地震剖面上很难直接识别,可通过横向上由不整一追踪到整一处加以确定,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射面貌加以识别,因为不整合面的存在意味着沉积环境发生了变化,因而在地震剖面上不整合面两侧地层具有不同的反射特征。或根据钻井测井资料加以对比识别。
通常不整合界面在纵向上具有三层结构:①界面之上覆岩层主要包括砂砾岩(底砾岩、砂岩)。②界面之下的风化粘土层对应于水解带位于风化壳最上部,是在物理风化的基础上,经生物化学风化作用改造而形成的细粒残积物,它是识别不整合的重要标志,由于上覆沉积物的压实作用,使粘土层变得较致密,从而成为良好的封盖层,偶尔由于风化剥蚀作用,该层缺失。③界面之下的半风化岩石(或风化淋滤—渗流带),是不整合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主要有砂质岩类、砂砾岩、泥质岩类、火山岩类。
1.3.1.4准噶尔压性盆地重要区块中新生界层序划分
据主要等时界面的识别,结合准噶尔压性盆地主要勘探目的层的特点,以准中腹部地区为例建立了层序的划分方案。
准中腹部地区侏罗系压扭坳陷盆地充填沉积的层序划分方案(图1.29):①一级层序(或构造层序)2个:下白垩统构造层序(MK构造层序)、侏罗系构造层序(MJ构造层序)。②其中侏罗系充填沉积可识别二级层序(或层序组)2个:早中侏罗层序组(SJ1-J2层序组):包括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充填沉积;中晚侏罗层序组(SJ2-J3层序组):包括头屯河组、齐古组、喀拉扎组充填沉积。③侏罗系可划分出11个*层序(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下、中侏罗统层序组(SJ1-J2层序组)中8个:八道湾组划分出3个:J1b3层序、J1b2层序、J1b1层序,三工河组3个:J1s3层序、J1s2层序、J1s1层序,西山窑2个:J2x2层序、J2x1层序;中、上侏罗统层序组(SJ2-J3层序组)3个:头屯河组2个:J2t2层序、J2t1层序;齐古组1个:J3q层序。各层序及其充填特征如下。
(1)下中侏罗统层序组(SJ1—J2层序组)
介于SBJ1b3、SBJ2t区域不整合界面间。由于前侏罗系构造层序为一构造整体沉降的产物,因此SBJ1b3界面是事实上的侏罗系充填的盆地基底界面,厚度最大达4000m。现划分出8个层序,其中八道湾组划分出3个:J1b3层序、J1b2层序、J1b1层序,三工河组3个:J1s3层序、J1s22层序、J1s21-J1s1层序,西山窑2个:J2x2层序、J2x1层序。其特征为:①层序单元具明显的不对称性,通常在盆地冲断边缘前的深凹沉积区(即玛湖、昌吉、乌伦古洼陷中)的沉积厚度大,向*的陆梁和车莫隆起区和山前带上超减薄。②各层序的顶底界面在盆缘和盆内的古隆起上均表现为明显的上超不整合,尤其在西山窑末期,陆梁和车莫古隆起上削截和地层的上超缺失更为明显,指示*古隆起(车莫和陆梁古隆起)对层序构成的控制和影响,而在凹陷(即玛湖、昌吉、乌伦古凹陷)中,大部为整合接触,或在层序底界面上表现为底超特征。③每个层序在有低位发育的地区其岩性一般均具二分性,下段为低位期相对粗的碎屑岩沉积,一般为含砾砂岩、中粗粒砂岩或含内源砾屑的中细粒砂岩,其上被稳定的相对细或砂泥互层的细碎屑岩沉积所超覆,具明显的“二元”体系域构成特征:如八道湾三段层序、三工河二段下亚段层序、三工河二段上亚段—三工河一段层序、西山窑一段和二段层序等均具有此特征。
图1.29 准中腹部地区侏罗系充填序列图(年代地层、层序地层划分及构造演化)
注:1.年代资料引自石油大学(2004)的数据;2.*层序的划分参考了西部分院(2004)最新成果;3.地层划分与对比引用联合会战(2004)的最新方案;4.SQJ1b3代表早侏罗纪的第1个*层序(sequence);SBK1代表白垩系第1个*层序界面。
上述层序组中的8个层序在中一区块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其中三工河二段层序为该区的主要勘探目的层系。
(2)中上侏罗统层序组(SJ2-J3层序组)
介于SBJ2t、SBK1Tg界面间,包括头屯河组、齐古组、喀扎拉组充填沉积。厚约600~1200m。其顶底界面SBJ2t与SBK1Tg为区域不整合面。头屯河层序为一套杂色的下粗中细上粗的河湖相砂砾岩、细—粉砂岩、泥岩交互沉积,在南缘发育较全,在*隆起区大部被剥蚀。齐古组层序与头屯河层序类似,为一套山前冲积平原的红色碎屑岩夹少量凝灰岩、凝灰质砂岩沉积。喀扎拉组层序为山麓河流相的灰褐色砾岩夹褐色泥岩及砾状砂岩沉积。由于晚侏罗世燕山运动三幕的强烈隆升,中上侏罗统层序组(SJ2-J3层序组)在盆地*古隆起上大部被剥蚀,仅在玛湖、昌吉、乌伦古洼陷中和南缘和东缘冲断带前有保存。在中部一区块该层序组全部被剥蚀,每个层序的体系域也具明显的“二元”构成特征。
1.3.1.5准噶尔压性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及“二元”体系域构成
通过横跨盆地东西、南北的区域联井剖面,结合侏罗纪盆地的古构造地理单元划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充填沉积为*隆起边缘沉降的陡冲压扭坳陷盆地,其容纳空间的变化和层序发育主要受控于南缘、西北缘及东北缘陡冲断逆冲带的水平挤压和走滑,从而形成准噶尔盆地特有的边缘深凹*隆起的压扭坳陷型的层序地层格架(图1.30),而下白垩—新近系则为南缘逆冲,西北缘和东北缘挠曲变形的陆内前陆盆地型的层序地层格架,从而形成复合的压性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其内部层序构成特征如下。
图1.30 准噶尔盆地叠合压性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剖面图
1)各层序具大型冲断压性盆地的“二元”体系域的构成特征,每个层序基本仅可划分出低位粗粒碎屑体系、湖扩+高位细碎屑两个体系域,地震剖面上和连井剖面具明显的二元结构,地震剖面中主要层序界面和层序单元的反射特征表现为强同相轴反射分隔弱反射或空白反射和强反射区成耦交替出现,低位和湖扩间的初始湖泛面表现为强弱交替同相轴,沿该初始湖泛面上超现象明显。
2)低位体系域在盆地边缘前隆—隆后斜坡带(准西车排子地区)发育陡深的下切谷充填(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层序中)和有强物源供给的前积和扩散型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沙湾组、古近系两个层序中)沉积为特征,湖扩体系域,低位粗碎屑体系消亡,为滨浅湖向西、向北的上超,与逆冲应力趋势面一致。而在腹部*隆起(陆梁和车莫)区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或扇三角洲的大型朵叶体的前缘和边缘亚相沉积。
图1.31 准噶尔盆地压性盆地层序“二元”体系域形成机制
3)湖扩期+高位期,初始湖泛面迅速越过*陆梁和车莫隆起梁上,形成三大低位湖区相连的宽广湖盆,且隆起梁上为滨浅湖沉积,三大凹陷区(昌吉、玛湖和乌伦古凹陷)为浅湖或较深水沉积区,其中最大的凹陷———昌吉凹陷可能有深湖、半深湖沉积,为侏罗系的有利烃源岩分布区。
4)其容纳空间的变化和层序发育主要受控于压性盆地的冲断作用,从侏罗系的压扭坳陷盆地和下白垩统—新近系的陆内前陆盆地的各层序的“二元”体系域构成可以看出:多幕逆冲挤压和松弛后稳定沉降成耦合的作用过程是构成体系域成“二元”的主要机制(图1.31)。尤其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记区块位于陡冲压扭坳陷*隆起的斜坡带或前陆盆地的边缘—隆后斜坡带部位,其层序形成和体系域变化受幕式冲断和松弛作用的响应更敏感。通常,逆冲断层挤压期———应力缓慢集中,容纳空间收缩,导致湖平面上升,滨岸退积上超,当应力集中到最大时,突然释放进入到松弛期———湖平面或基准面快速下降,低位粗碎屑体系如下切谷和扇三角洲体系复活。从而形成具二元体系域(下部低位域、上部湖扩+高位体系域)结构的压性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
1.3.2吐哈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1.3.2.1吐哈盆地沉积充填层序
根据多年的油气勘探资料,特别是区域大剖面的综合研究将吐哈盆地自上而下(二叠系地震反射资料不足未参与划分)划分为八大地层层序(表1.7)。
表1.7 吐哈盆地地震地层层序与岩性地层关系表
(1)第Ⅰ地震层序(TE以上)
是盆地位于剖面最上部一套地震层序,包括整个新生界。古近-新近系底界由1~3个强振幅、低频、中—高连续的同相轴组成,是全区稳定的反射层之一,可以大面积区域追踪,与下伏地层多呈明显的削蚀接触关系。该套层序地震外部反射形态以席状体为主,其地震内部反射特征表现为一套平行—亚平行、中—强振幅、中—高频率,高连续的密集波组。
(2)第Ⅱ地震层序(TE—TK)
本套地震层序包括整个白垩系,分布范围较小,台北凹陷较为完整,在托克逊地区,哈密坳陷剥蚀残留。其顶界多为弱振幅、低频反射,盆地边缘、构造带上可见顶削现象。其底界面反射层一般具有2~3个强振幅同相轴,在凹陷周边和构造高部位与下伏地层呈上超接触关系,凹陷内部为整一接触。地震外部反射形态以模状体为主,层序内部反射表现为一套中—低频率、中—低振幅、连续—不连续的弱—空白反射,波组亚平行。
(3)第Ⅲ地震层序(TK—TJ3)
本套地震层序包括中侏罗统七克台组及上侏罗统,本套层序主要分布于台北凹陷。其顶界由于所处的构造部位不同,所保存的层序差异、地震反射特征也各不相同。地震反射底界面表现为高频率、强振幅、高连续的“双轨”强反射波组(相当于七克台组上段泥岩与下段煤层或砂岩的反射),该波组一般与下伏地层呈整一接触,在吐鲁番以西、鲁克沁以南、十三间房以东被上覆地层削截。该波组是吐哈盆地第一个可大区域追踪解释的可靠标志层;该层序地震外部反射形态也多为模状体,层序内部上部表现为中频、中振幅、低连续、亚平行反射(对应于齐古组上段和喀拉扎组);中部表现为高—低频、高振幅、中连续、平行或亚平行反射(对应于齐古组中下段泥岩);下部为空白反射(对应于七克台组上段泥岩)。
(4)第N地震层序(TJ3—TJ5)
本套地震层序包括中侏罗统三间房组和西山窑组二—四段,本套层序在盆地主体均有分布。T2x底地震反射界面多以2~3个强振幅、中—低频、高连续的同相轴出现(相当于西山窑组下部煤层反射),是全盆地可追踪对比的第二个可靠标志反射层。该反射层过火焰山断裂带向托克逊凹陷变为中等振幅的、断续的亚平行反射(由西山窑组下部煤层相变为砂岩所致),与下伏层序呈整一接触。该套地震层序按内部反射结构可细分为A、B两个亚层序。
A亚层序:包括中侏罗统三间房组和西山窑组四段。该亚层序顶界一般为弱—空白反射,在凹陷南部斜坡区可见顶超现象。其底界反射面为一高频、变振幅的连续反射同相轴,与下伏层序呈整一接触关系。该亚层序相外形在南北向上多为模状,东西剖面上多为席状或席状披盖。
B亚层序:包括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二、三段。该亚层序底界反射面即为第N地震层序底界面。其地震内部反射特征为中—弱振幅、低连续、亚平行至波状的反射波组或弱—空白反射波组,外部形态多为席状或席状披盖。
(5)第Ⅴ地震层序(TJ5—TJ6)
本套地震层序包括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一段和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其地震反射波组夹持于西山窑组和两个“双轨”强反射层中间,内部结构一般为中—低频弱反射或空白反射。与上、下地层呈整一接触。
(6)第Ⅵ地震层序(TJ6—TJ7)
本套地震层序只包括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其底界反射常以两个高连续或连续的强振幅同相轴出现,局部可见“空白”反射,是全盆地第三个最可靠的反射层对比标志层(对应于八道湾组中下部煤层集中段或底砾岩)。在托克逊、三堡凹陷该套层序为由北向南超覆减薄的模型,底部以上超下削的关系和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在台北凹陷其底界反射不清。其内部为中—强振幅、中连续、平行—亚平行反射。
(7)第Ⅶ地震层序(TJ7—TT1)
本套地震层序为克拉玛依组上部及上三叠统,在台北凹陷由于受上部多套煤层的强烈屏蔽作用,反射品质很差,但在托克逊和三堡凹陷反射品质较好。在托克逊地区,该套地层地震反射杂乱,与下伏地层(上二叠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三堡凹陷,地震反射为一套平行的弱振幅反射,底界为两个平行的强振幅同相反射轴,与下伏地层呈整一接触。钻井揭示,该地震同相反射波组既不是三叠系上统底界,也不是中统底界,而是克拉玛依组内部的一个物性和岩性(砾岩和砂泥岩)分界面。
(8)第四地震层序(TT1—TT3)
本套地震层序包括克拉玛依组下部及下三叠统,仅在三堡凹陷可见有效反射,地震反射特征为亚平行的弱振幅反射,底部为一组较强振幅基本连续的反射同相轴,追踪对比比较困难。
1.3.2.2吐哈盆地侏罗系野外露头剖面基准面旋回划分
通过对盆地北部桃树园、煤窑沟、连木沁沟、七克台露头剖面的基准面旋回分析,在侏罗系*识别出7个基准面旋回(对应SQ1~SQ7)、8个层序边界(SB1~SB8)、5个最大湖泛面(mfs1~mfs5)以及2个最大洪泛面(mfs6~mfs7)(图1.32)。
图1.32 吐哈盆地侏罗系野外露头对比剖面图
中下侏罗统在桃树园剖面上基准面旋回清晰,层序地层界面易于识别。第一个层序SQ1的底部边界SB1为侏罗系与三叠系的分界面。在该界面附近三叠系顶部发育滨岸平原相灰绿色中砂岩、浅灰、紫红色泥岩薄层,反映上三叠统沉积旋回的结束;八道湾组底部为一套辫状河道充填的块状砾状砂岩沉积,向上为冲积扇与河沼沉积。八道湾组底部的冲刷不整合面代表了三叠纪末期的印支运动构造面。层序SQ1沉积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由八道湾组的河沼沉积向上过渡为三工河组的三角洲沉积至滨浅湖沉积,滨浅湖相泥岩段代表了第一个最大湖泛面mfs1,越过该面过渡为三工河组三角洲与滨岸平原沉积,其中,三角洲沉积为一套灰绿、暗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含鱼鳞化石和大量植物碎片,顶部灰绿、暗绿色滨岸平原相泥岩中见豆状菱铁矿结核,指示着层序SQ1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的结束,层序SQ1顶部边界为SB2。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以发育可开采的厚煤层为特征,底部发育大型冲刷面,冲刷面之上为以灰白色石英含砾粗砂岩为主的冲积扇泥石流、水道充填沉积,是层序SQ1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结束后河流回春能力增强的反映。向上沉积物普遍较细,以中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地层呈退积式叠加,由扇三角洲过渡为滨湖、湖沼及浅水湖泊相,代表了侏罗系第二个层序SQ2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第二个层序SQ2的最大湖泛面mfs2位于西山窑组厚煤层上部的滨浅湖相暗色泥岩段附近;向上过渡为湖沼相沉积,水体变浅,顶部灰、灰绿色泥岩与西山窑组四段底界呈冲刷不整合接触,该冲刷面为侏罗系第二个层序SQ2的顶界面SB3。
在煤窑沟、七克台等露头剖面中,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四段和三间房组可识别出上、下两个基准面旋回,对应层序SQ3和SQ4。其中,SQ3底界应位于西山窑组四段的底部,西四段与三间房组一段构成了下部的基准面旋回,该旋回底界SB3之上发育下切河谷。与西山窑组沉积晚期的早燕山I幕构造运动有关,由于气候潮湿,该幕隆升运动并未造成大面积暴露氧化,但却增强了河流的回春作用,使三段顶部下切河道十分发育,并于基准面上升期间得以充填,形成水道充填沉积,下切河谷充填是层序边界的重要标志。上部为滨浅湖—浅湖相,以退积为主的灰绿、深灰色泥岩与浅灰色细砂岩,代表了层序SQ3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沉积,最大湖泛面mfs3位于湖相泥岩段附近,越过该面,为一套灰绿、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的滨浅湖—滨岸平原沉积,代表了层序SQ3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的结束,层序SQ3的顶界面SB4位于红层顶部下切河谷底部。三间房组二、三段构成了上部的基准面旋回,SQ4底界面SB4之上以下切河谷充填开始,至顶部滨岸平原相红层沉积结束,顶界面为SB5,最大湖泛面mfs4位于滨浅湖相浅灰、灰绿色泥岩附近。
七克台组岩性较细,以稳定的湖相泥岩为主,仅在底部零星地见到小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向上过渡为河口坝、湖滩及湖相泥岩沉积,代表了层序SQ5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最大湖泛面mfs5位于富含介形类、双壳类及叶肢介化石的灰黑色浅湖相泥岩段附近;越过最大湖泛面过渡为灰绿色滨湖相泥岩,顶部为紫红色滨岸平原相泥岩,砂岩少见,代表了层序SQ5基准面下降半旋回,顶界面SB6位于红层顶部。上侏罗统齐古组岩性较细,纵向上岩性变化不大,但仍可识别出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上升半旋回与下降半旋回极不对称,前者厚度明显小于后者,表明基准面经历了较长时期的下降,上升期相对很短。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局部地区仍有浅水湖相灰绿、褐色泥岩,产叶肢介、达尔文介等介形类化石,代表最大洪泛面mfs6;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冲积平原相棕红色泥岩广泛发育,顶部见粉细砂岩零星发育,与上覆地层喀拉扎组为不整合接触,顶界面为SB7。
喀拉扎组与下白垩统为不整合接触,二者分界面为SB8,喀拉扎组上部和下部均为紫红色中粗砂岩,中部发育的薄层暗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可作为最大洪泛面mfs7,其下为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其上为基准面下降半旋回。
1.3.2.3吐哈盆地台北凹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是该盆地中最大的凹陷,由于该区地层层序受古构造背景及沉积物补给控制,所以采用了单井层序划分、连井层序对比和井—震层序联合与对比的方法进行层序对比,以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及勘探的成功率。
针对台北凹陷的实际情况,以测井、钻井和地震反射资料为基础,结合高分辨率地层学的理论及对比方法,将侏罗系共划分为1个超长期旋回、7个长期旋回,建立了台北凹陷层序地层的等时地层格架(图1.33)。
图1.33 台北凹陷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图
在单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连井层序的对比,连井层序对比的作用在于分析各旋回的堆积样式、厚度、对称性以及旋回超覆、尖灭和断缺在剖面上的变化,从而建立盆地的等时地层格架。
在此地层格架下,各旋回内沉积物的体积分配、旋回对称性变化和相分异特征十分明显。
在侏罗系沉积早期,可容空间较小,主要保存的是基准面上升时期的沉积物,而基准面下降期的沉积物被侵蚀,如LS1(J1b)、LS2(J2x);在LS4(J2s)、LS5(J2q)沉积时可容纳空间变大,在盆地中上升和下降时期形成的沉积物均在不同程度上得以保存,因而旋回以对称性为主,在盆地边缘只保留了上升时期的沉积物,基准面下降期的沉积物被侵蚀;LS6(J3q)沉积时基准面上升到最高,可容纳空间最大,在凹陷腹部上升时期沉积物补给减少,出现了沉积欠补偿作用(饥饿性沉积),使LS6在盆地中为上升旋回短而下降旋回长的不对称旋回,斜坡部位基准面上升和下降均保存下来的对称旋回,物源区为基准面上升的非对称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