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20 12: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7 03:24
清代岱岭属平阳县招顺乡五十四都。宣统三年(1911年),平阳县划定自治区域。民国成立后,沿宣统三年划定的自治区域,岱岭仍属蒲门乡。1928年平阳县制定区、街、村制。1929年改村里。1930年改为乡镇。1932年6月,蒲门区改为第六区,下辖岱岭、云山等32个乡镇。1938年岱岭乡撤销,属昆南区(第六区改名)。1940年岱岭属矾山区(昆南区改名)马站乡(后改为镇)。1943年属马站区(矾山区改名)马站镇。1946年属蒲门区(马站区改名)马站镇,直至解放。
1949年4月岱岭解放,属蒲门区管辖。1950年7月1日蒲门区改称马站区,属马站区管辖。
1952年6月,马站镇分为马站镇、岱岭乡、坑门乡三个乡镇。岱岭乡管辖岱下、岱顶、福掌三个行政村;坑门乡管辖坑门、云遮、云山三个行政村。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岱岭乡、坑门乡合并称岱岭合作乡,马站镇划桥头、后阮、下丰三个行政村归合作乡管辖。
1958年4月,平阳县委、县府批准,建立岱岭畲族乡,管辖云山、云遮、坑门、福掌、岱岭(岱岭分为东风、顶峰两个行政村)、岱下(分为大厝基、杨家边两个行政村)等行政村,桥头、后阮、下丰三个行政村仍划归马站镇管辖。当时畲族人口占36.9%。
1958年10月撤区建立马站人民公社,岱岭畲族乡改称岱岭管理区。1959年7月岱岭管理区改称生产大队。1961年10月,以大队建立公社,岱岭大队改称岱岭公社,顶峰村析为龙凤、斗湾、朗腰、南山四个行政村。
1969年7月,平阳县革委会批准成立岱岭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0年建立公社革委会党核心组。
1977年11月,恢复公社管委会,岱岭公社革委会改称岱岭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1年10月,国务院批准,从原平阳县析出建立苍南县,岱岭公社属苍南县管辖。
1984年5月3日,苍南县人民政府(1984)71号文件决定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建制,东风村更名东宫村,并恢复岱岭畲族乡。
1992年5月,苍南县委、县府实行撤区、扩镇、并乡,岱岭畲族乡体制范围不变,直属县人民政府管辖。
岱岭畲族乡是革命老区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岱岭率先成立贫农团,积极开展减租息和五抗(抗租、抗债、抗粮、抗捐、抗税)革命斗争,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残酷镇压,仅福掌村就被焚烧民房124间,全村52户,220多人无家可归。全乡有革命烈士43人。1982年2月,温州市民政局批准岱岭乡为二战时期革命老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