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7:2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5:22
中国:我国先秦的成年礼以服饰改变为其最大特征,而其中最特别的即是头上的冠、笄,因此男子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则称为“笄礼”。先秦举行成年礼的年龄男子固定在二十岁,女子则须视其许嫁与否而定,许嫁者十五岁行笄礼,否则也是二十岁才行笄礼。举行方式则是采个别举行,地点选在宗庙神圣之地,日子需经卜筮而定,行礼当天,主人须邀请亲朋好友来观礼才算正式。 日本:每年一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日本传统的*节,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这一天都穿上传统服装,庆祝*。 韩国:成年礼较简单。男孩将长发束成顶髻,并受赠一顶传统式的马尾帽;女孩则将长发编成发髻,并将一支长长的装饰性发簪将发髻插定于脑后。 ==== 以下是中国各民族的*仪式 普米族:兰坪、宁范等地的普米族每年过年都要为年满十三岁的儿童举行“穿裤子(裙子)”的成年礼仪式,亦即“成丁礼”。举行成年礼仪式的主要内容,就是给男孩穿上长裤,给女孩换上百裙长裙。举行过成丁礼的少男少女,标志着已长大*,开始成为家庭的成员,可以参加成年人的各种活动,可以恋爱、结婚。 高山族中,成年礼只属于男性。在他们看来,成年是步入一生最辉煌的转折点,意味着成熟、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各族群都非常重视成年礼仪,虽然仪式繁简不同,但都以崇尚勇武奋进为宗旨,鼓励青年人磨练成材。 泰雅人的成年礼比较简单。大约在每年的11月间,成年男丁由家长更换成年服饰,穿上红绒编织的上衣 、花色丁字裤,柬发于顶,红丝方鬓,择吉日良辰,携弓箭、刀予、酒糕等,到头目庭院聚集,聆听头目追述祖先的丰功伟绩,传授围追堵截、埋伏、设陷阱等战术要略,并宣誓恪守祖训,发扬光大。最后,饮宴歌舞。这些宣誓过的男孩就成了成年人了,于是便可以参加部落性的征战、耕猎等重大活动。 布农人的成年礼选择在丰年祭的这一天同时举行。成年男子挽手成圈,环绕着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聆听他回顾祖先征战的历史和英雄事迹,然后捧出一大杯新酿的粟酒轮流豪饮。饮酒前,每人自报姓名、家族系谱,然后高举酒杯一饮而尽,能一口气喝完大杯酒的人才称得上是男子汉。 阿美人的成年礼,因部落而异。其中有一种是以赛跑力仪式的内容。也通常在丰年祭时举行。赛程约五六里,路途坎坷不平,有山庄、平原和沙滩。小伙子们身戴避邪的姜叶环饰,赤裸上身,腰间围着白色丁字裤,神态威武。一声令下,小伙子们个个争先,犹如奔腾的骏马,展开激烈的角逐。沿途有亲属或恋人呐喊助威,并携带糕点、酒以备犒赏。后面有一勇士督阵,一手拿着长矛,一手提着白鸡,用持予的手不停地拔毛,朝落后者的后背抛撒,祈神禳助。同时高声喊道:“祖灵与你同在,吉祥随神俱来,跑呀!”经过一番激烈的追逐,夺魁的男子被任命为成丁年龄级别的首领,然后率领大家沐浴海滨,祈求海神净化身心,赐予无敌的力量,同时也让长矛沾洗海水,借以拭去污秽邪气,得到无坚不摧的灵气。从此,几经过赛跑考验的男子,还要加入会所严格训练,逐级晋升。 曹人的成年礼也在丰年祭上举行,届时成年小伙子要接受“杖管”的考验,即由部落长老持藤杖逐一拍打小伙子们的臀部,并厉声训斥道:“勿贪玩,如偷懒,牢记祖先遗训!”小伙子们要默然接受杖打,不能流露出痛苦的样子,然后随长老绕村一周,再回会所歌舞尽兴,通宵达巴。从此,更换成年服饰,戴鹿皮帽、胸兜、披肩、胸衣,腰佩长刀,俨然上个勇士。 卑南人一生中要经历两次成年礼,第一次成年礼又称少年晋级会所礼仪,也就是猴祭,通常是在早稻收成后的11月间,为期十天,主要仪式有:清扫道路后,各持棍棒挨家挨户进行驱邪活动,并接受青年级杖臂训戒。第三天举行庄严的杀猴祭。晋升少年会所后,正式围上黑色腰巾。第二次成年礼是在“猴祭”盛典后的第十天举行。成年祭又称大猎祭,主要让青年重新回到祖先战斗过的山林体验团猎,从而获得狩猎技能和传统道德教育。这次狩猎为期五天,首先由长老带领青年队伍进山,搭建起供老人食宿的茅棚和祭台。当夜,在狩猎营地点燃篝火,老人为青年举行庄严的“换巾”礼,即解下黑色腰巾,换上一条宽二尺半、长三尺,象征成年的蓝色腰巾。然后受命围猎,捕获的猎物当场宰杀祭神后,送给成丁的男子食用。第二天,青年们分赴深山密林,各自狩猎,充分展示自己的狩猎本领。狩猎过程必须遵守规定,饮食起居有严格的*,而打猎的范围只限于山诸、鹿、樟等善于奔跑的动物。通过这次磨练,青年们才被承认为成年人,族人会在家乡等待他们的归来,欢庆又一批青年成长起来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8:15
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 在世界上许多原始民族中,成年礼是一个人由个体走向社会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有的过程十分隆重而且带有考验的性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成年礼仪还有比较明显的保留。 传统社会中,汉族人的成年礼一般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在男子二十岁时,由主持仪式者为男子戴三次帽子,称为“三加”,分别为“缁布冠”(布做的帽子)、“皮弁”(皮做的帽子)、“爵弁”(据说是没有上綖的冕,色似雀头赤而微黑,用于祭祀)象征冠者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利、服兵役的义务和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传统冠礼中还有“命字”,即由嘉宾为冠者取新的字号,冠者从此有了新的名字。 女子在十五岁时要行笄礼,但是规模比冠礼要小得多。主要是由女性家长为行笄礼者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 这种传统意义的成年礼在现在民间,大多已与婚礼或幼子养育习俗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