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15:0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5:59
30-40年代是好莱坞歌舞片的黄金时代,那时在豪华布景及制作上已登峰造极;之后的歌舞片更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在艺术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如50-60年代的著名歌舞片均很有史诗气派。70年代后,好莱坞歌舞片全面进入萎缩阶段,传统的表现手法不再受人欢迎,创新的路子偶尔有人尝试,但并未掀起新的热潮
[金粉世界]
女主角莱斯利卡农
她是法国演员活跃于好莱坞
喜欢歌舞的朋友对以下作品应该会有兴趣
《绿野仙综》Wizard of Oz (1939)
谁能复制朱迪·加兰的歌声?幸亏秀兰·邓波尔没有抢到这个角色,因为她太乖巧、太做作,没有加兰那份无需雕琢的“纯”。
~~~~~~~~~~~~~~~~~~~~~~~~~~~~~~~~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美国画家在巴黎艰苦奋斗,同时被一名富婆和一个漂亮女孩看中,这样的故事俗得甚至有点反胃,比《音乐之声》的故事更缺乏创意。不过不要紧,有格什温的音乐、金·凯利的舞蹈,再加上歌舞片大师明奈利的导演,保证把你的注意力从大脑转移到感官
影片的精华是它的压轴戏:那是一场大型舞蹈,场景是巴黎,你猜该用什么样的布景来衬托?若即若离、如梦如幻的印象派绘画,时而像是画,时而又“活”起来
金 凯利
1951年的他主演的影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一举夺得第24届奥斯卡奖6项大奖,被誉为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歌舞片。
1952年,他自导自演的《雨中曲》获得极大成功。1956年,他独自导演的第一部音乐歌舞片《舞会请帖〉曾获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
《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1952)尤其是他在雨中自导自唱自跳的主题曲,若他一辈子只创作了这一段,也会流芳百世
《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 (1961)每部歌舞片似乎都有大师的痕迹,本片也不例外:莎士比亚、伯恩斯坦和罗宾斯。莎翁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被搬到了纽约曼哈顿的西城,家族的时代纠葛转化成不同族裔、不同街头帮派间的纷争,但永恒的爱情故事依然感人至深
另一款[音乐之声]的海报,歌舞片的经典
弗雷德·阿斯泰尔,美国电影演员、舞蹈家
弗雷德·阿斯泰尔又和丽塔·海华丝、莱斯利·卡农、蓓蒂·赫顿、维拉·埃伦和希德·查里斯等人搭伴
由于弗雷德·阿斯泰尔卓越的舞蹈艺术技巧和他对歌舞片的贡献,1949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他特别奖
弗雷德曾和裘琴·罗杰斯一起合拍了九部影片。他们的舞蹈直到现在仍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佳交际舞
丽塔·海华斯著名影片《吉尔达》
电影《欢乐满人间》
这部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电影于1964年10月由博伟电影发行公司发行,首映礼于1964年8月24日在好莱坞的Grauman’s Chinese Theatre举行。同年,电影荣获了5项奥斯卡奖(其中包括朱丽·安德鲁斯的最佳女主角奖、最佳视觉效果奖;歌曲“Chim-Chim Cher-ee”《烟囱之歌》的最佳原创歌曲奖),和一个金球奖的最佳女演员奖项——获奖者朱丽·安德鲁斯。《欢乐满人间》不仅在奖项上成就非凡,票房也成绩惊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6:00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好莱坞歌舞片的黄金时代。歌舞片也称“音乐剧电影”,movie musical,大多兴盛于大乱之后的纯真年代,所以歌舞片成为主流主要出现在一战和二战之后。人们在战后借助歌舞慰藉受伤的心灵,也以歌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爱乐之城》上映后,马上有影迷指出片中致敬了许多
经典歌舞片:《柳媚花娇》(1967)、《雨中曲》(1952)、《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百老汇旋律1940'》(1961)、《西区故事》 (1961)、《篷车队》(1953)、《随我婆娑》(1937)、《不羁夜》(1997)、《生命的旋律》(1969)、《油脂》(1978)、《红磨坊》(2001)、《甜姐儿》(1957)、《瑟堡的雨伞》(1964)、《红气球》(1956)、《锦城春色》(1949)……
从表现手法上讲,美国的歌舞影片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
在70年代以前常常雄霸奥斯卡领奖台。若有机会看一下193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歌舞大王齐格飞》(The Great Ziegfeld),
30-40年代是好莱坞歌舞片的黄金时代,那时在豪华布景及制作上已登峰造极;之后的歌舞片更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在艺术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如50-60年代的著名歌舞片均很有史诗气派。70年代后,好莱坞歌舞片全面进入萎缩阶段,传统的表现手法不再受人欢迎,创新的路子偶尔有人尝试,但并未掀起新的热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6:00
在70年代以前常常雄霸奥斯卡领奖台。若有机会看一下193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歌舞大王齐格飞》(The Great Ziegfeld),30-40年代是好莱坞歌舞片的黄金时代,那时在豪华布景及制作上已登峰造极;之后的歌舞片更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在艺术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如50-60年代的著名歌舞片均很有史诗气派。70年代后,好莱坞歌舞片全面进入萎缩阶段,传统的表现手法不再受人欢迎,创新的路子偶尔有人尝试,但并未掀起新的热潮。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美国画家在巴黎艰苦奋斗,同时被一名富婆和一个漂亮女孩看中,这样的故事俗得甚至有点反胃,比《音乐之声》的故事更缺乏创意。不过不要紧,有格什温的音乐、金·凯利的舞蹈,再加上歌舞片大师明奈利的导演,保证把你的注意力从大脑转移到感官。1951年的他主演的影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一举夺得第24届奥斯卡奖6项大奖,被誉为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歌舞片。
1952年,他自导自演的《雨中曲》获得极大成功。1956年,他独自导演的第一部音乐歌舞片《舞会请帖〉曾获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1952)尤其是他在雨中自导自唱自跳的主题曲,若他一辈子只创作了这一段,也会流芳百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6:01
我觉得是上个世纪,那个时候很多影视作品都是歌舞片,而且那个时候舞厅也比较常见,所以此类的作品比较多。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6:01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好莱坞歌舞片的黄金时代,歌舞片也称“音乐剧电影”,大多兴盛于大乱之后的纯真年代,所以歌舞片成为主流主要出现在一战和二战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