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3 11: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2 10:16
进入雕版印刷时代以后,巾箱本仍然因为其便于携带,受到不少图书消费者的青睐。而且,由于开本小,节省了印刷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书价也就相应便宜了很多.图书出版商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更容易占领市场。精明的图书出版者们自然不会忽视这样的商机.历代因此刊刻了不少巾箱本。
例如,仅于敏中等编《天禄琳琅书目》一书中,卷1著录有宋版巾箱本《东莱家塾读诗记》、《五经》等,其中《五经》是“行密字展,朗若列眉”;卷2著录有宋版巾箱本《南华真经》、《太学新编排韵字类》等,而其中《南华真经》“版高不及半尺,较之经部中《五经》及《东莱家塾读诗记》,尺寸尤缩,而字画倍加纤朗”;卷3著录有宋版巾箱本《玉台新咏》、《圣宋文选》、《选青赋笺》等;卷5著录有元版巾箱本《九经》、《十七史详节》等;卷6著录元版巾箱本《类编标注文公先生经济文衡》、《详注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东坡集》、《类编层澜文选》、《新编古赋题》等;卷7著录有明版巾箱本《埤雅》;卷10著录有明版巾箱本《老泉先生文集》、《文苑英华纂要》等。
清代图书出版者也刊刻了不少巾箱本,例如,王士稹《分甘馀话》卷3提到无锡秦氏摹宋刻小本《九经》;叶德辉《书林清话》提到“乾隆十三年姚培谦刻《世说》八卷,五行十一字本,长止今工部尺一寸八分,宽一寸一分。又乾隆中苏州彭氏刻有《论》、《孟》注疏两种,行字极细密,长止今工部尺二寸,宽一寸七分”。据叶德辉的说法,则清代不少巾箱本的制作在尺寸上比起前代来要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