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9: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7:38
风险分析 日期:2007-8-29 作者:西评中心 信息来源:www.cqcxb.cn 1.5 风险分析 1.5.1危害辨识 1.5.1.1总则 有助于识别危害的三个问题: a)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 b)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c)伤害怎样发生? 也可以反过来询问: a)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b)伤害怎样发生? c)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 对于所具有的可以明确忽略潜在伤害的危害,毋须形成文件或给予进一步的考虑。 1.5.1.2危害分类 危害也可称为危险因素或危害因素。危险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通常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分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有时对两者不加区分,统称危险因素。 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分析。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这里简单介绍按导致事故、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和参照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的方法。 a)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类。此种分类方法所列危险、危害因素具体、详细、科学合理,适用于各企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 (1)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 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 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 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 明火; 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11) 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 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3)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4) 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 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2) 自燃性物质; 3) 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 4) 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 5)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3)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1)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2) 传染病媒介物; 3) 致害动物; 4) 致害植物; 5)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4)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 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 健康状况异常; 3) 从事禁忌作业; 4) 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 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5)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1) 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 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3) 监护失误; 4) 其他错误; 5)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6)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b)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1) 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16类。 1)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 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 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 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 火灾; 9)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 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 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2) 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3) 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 14) 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 15) 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16) 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如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轧伤等(矿山、井下、坑道作业还有冒顶片帮、透水、瓦斯爆炸等危险因素)。 (2)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7类。 1.5.1.3危害提示表 一种补充方法就是建立诸如以下问题的提示表: 作业活动期间存在以下危害吗? a)在平地上滑倒(跌倒); b)人员从高处坠落; c)工具、原材料等从高处坠落; d)头上空间不足: e)与工具、原材料等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害; f)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型、修理和拆卸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害; g)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 h)火灾和爆炸; i)对员工的暴力行为; j)可吸入的物质; k)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 l)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m)可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造成伤害的物质; n)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 o)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 p)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 q)照明水平; r)易滑、不平坦的场地(地面); s)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 t)承包方人员的活动。 上面所列并不全面,用人单位应考虑其工作活动和作业场所的特点编制自己的危害提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