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13: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4:09
1.良渚文化 杭州北郊良渚镇,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良渚文化”在这里发生,延续了5000多年文脉。现有良渚文化博物馆(规划将要建设国家公园),从博物馆陈列的史料以及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为古都谱写的5000多年神韵,璀璨夺目,堪称中华文明瑰宝。 2.秦始皇的遗迹 秦始皇曾于公元前210年至钱唐,临江了望,见波涛险恶不敢渡江,西行二十里再过江。秦始皇站立过的那座山头从此名叫“秦望山”(现钱塘江边六和塔西面)。还有,西湖宝石山上有块大石头,传说曾是秦始皇的“缆船石”,后来被镌刻成大佛头,现在成了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3.汉代石碑 西泠生辉 西湖“湖山最胜处”的西泠印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泠印社有一“镇社之宝”——东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它被珍藏在印社顶巅的“汉三老石室”中。东汉石碑是杭州现存年代最早的碑刻,在秀丽的湖山闪烁着熠熠光辉。 4.湖上仙山 晋代古刹 1600年以前的晋代,宗教文化流入杭州,西湖北山来了一位道家葛洪(284~364),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药家、炼丹术家,杭州人称之“葛仙翁”。他在山上结庐(抱朴庐)炼丹,这座山从此称“葛岭”,葛洪炼丹的地方即今“抱朴道院”。 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僧慧理来杭,登灵鹫峰(今飞来峰),叹为“中天竺灵鹫山之小峰飞来”,并指为“仙灵所隐之处”,在山下创建灵隐寺。两年后又在天竺山创建翻经院(后改法镜寺),即下天竺。 5.隋建杭州 凤山奠基 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改钱唐为杭州(从此有“杭州”之名)。隋开皇十一年(591),将杭州县治由虎林山(后称灵隐山)下移至柳浦西(今凤凰山下江干一带),并依凤凰山筑城,周围15公里,是为最早的杭州城。美丽的凤凰山下,依江傍湖的杭州主城格局,一幅杭州的城池变迁图,还有自隋代开通大运河(自镇江京口至杭州八百里),从此京杭运河贯通南北,杭州经济文化大发展。 6.唐代水闸 白傅留诗 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剌史(最高行政长官)。任职期间,治理西湖,筑堤建闸,放水灌田,重修供民甘泉的六井。他开筑 “圣塘三闸”,引湖水灌溉农田,作《钱塘湖石记》说:“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田十五余顷。”离任时留诗:“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白居易当年筑的圣塘闸,至今尚在湖边。又因有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后人为纪念他,将白沙堤改名“白堤”。 7.雷峰宝塔 吴越遗韵 秀丽的西湖三面云山,南北对峙两座宝塔。都是北宋初年(吴越国末期)所建。南面夕照山雷峰上的雷峰塔,演绎了历史沧桑、民间传奇。北宋开宝八年(公元873年),在杭州的吴越国最后一任国王钱弘俶决心“纳土归宋”,促成国家和平统一 。这时他宠爱的黄妃产子,为了庆贺并祈福,建造了这座宝塔,初名黄妃塔,后因地而名称雷峰塔。至*十三年(1924年)9月24日倒坍。因伴有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故事,又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遐迩闻名。2002年于原址重建,再现“雷峰夕照”佳景。 8.西湖太守 万古流芳 在杭州建城以后2200多年历史上,至少有过500多任地方行政长官,其中最受老百姓爱戴,至今还念念不忘的应数北宋时的苏东坡。 诗人苏东坡两次来杭州任地方行政长官。任期内,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在第二次出任时,见西湖淤塞荒芜几占面积之半,积葑约10公顷。他向朝廷上奏《乞开西湖状》,用工20万,取葑泥筑长堤,架六桥,植桃柳芙蓉,人称“苏堤”。湖中堆岛,外建三塔(座标),即今“三潭印月”。因诗人有绝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从此有了“西子湖”的美名。 9.白塔桥边 故宫遗梦 自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定都杭州,至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南宋王朝在凤凰山筑紫禁城,周长4.5公里。又筑外城高6.7 米,阔3.3米,城门13座。紫禁城内建起大殿13座,气势恢宏。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入杭州,南宋亡。次年,因民宅失火延及,紫禁城内所有宫殿焚烧殆尽。只有白塔桥边的白(石)塔依然屹立。从白塔眺望凤凰山南宋故宫遗址,一片葱绿,通向御苑的古道石级直达凤凰山巅。 10.十景题名 古刹驻跸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皇帝首次来杭州,游西湖。以后,康熙又4次南巡来杭州。其间在孤山筑行宫(今文澜阁),疏通市内河道涌金河(浣纱河)以通龙舟。最有影响的是为“西湖十景”题名,改其中的“曲院荷风”、“两峰插云”为“曲院风荷”,“双峰插云”。康熙每次来杭,都从城隍牌楼(巷)上吴山进香,当年上山的御道石阶尚在。还到西湖晋代古刹灵隐寺驻跸,题写“云林禅寺”匾额,至今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