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原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5:2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5:31
《论语·述而》本篇出自《论语》,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5:32
述而第七 朱熹《论语集注》
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商贤大夫,见大戴礼,盖信古而传述者也。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识,音志,又如字。识,记也。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一说:识,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说近是。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尹氏曰:“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燕居,闲暇无事之时。杨氏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程子曰:“此弟子善形容圣人处也,为申申字说不尽,故更着夭夭字。今人燕居之时,不怠惰放肆,必太严厉。严厉时着此四字不得,怠惰放肆时亦着此四字不得,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复,扶又反。孔子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如或见之。至其老而不能行也,则无复是心,而亦无复是梦矣,故因此而自叹其衰之甚也。程子曰:“孔子盛时,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其老也,则志虑衰而不可以有为矣。盖存道者心,无老少之异;而行道者身,老则衰也。”
子曰:“志于道,志者,心之所之之谓。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如此而心必之焉,则所适者正,而无他歧之惑矣。据于德,据者,执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①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依于仁,依者,不违之谓。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无终食之违,则存养之熟,无适而非天理之流行矣。游于艺。”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则应务有余,而心亦无所放矣。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①“德者得也,得其道”,清仿宋大字本作“德则行道而有得”。吴英以为后者非朱熹定本之文,故不取,详本书附录四书章句集注定本辨。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修,脯也。十脡为束。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修其至薄者。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房粉反。悱,芳匪反。复,扶又反。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上章已言圣人诲人不倦之意,因幷记此,欲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程子曰:“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又曰:“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临丧哀,不能甘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哭,谓吊哭。日之内,余哀未忘,自不能歌也。谢氏曰:“学者于此二者,可见圣人情性之正也。能识圣人之情性,然后可以学道。”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舍,上声。夫,音扶。尹氏曰:“用舍无与于己,行藏安于所遇,命不足道也。颜子几于圣人,故亦能之。”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国三军。子路见孔子独美颜渊,自负其勇,意夫子若行三军,必与己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冯,皮冰反。好,去声。暴虎,徒搏。冯河,徒涉。惧,谓敬其事。成,谓成其谋。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然行师之要实不外此,子路盖不知也。谢氏曰:“圣人于行藏之间,无意无必。其行非贪位,其藏非独善也。若有欲心,则不用而求行,舍之而不藏矣,是以惟颜子为可以与于此。子路虽非有欲心者,然未能无固必也,至以行三军为问,则其论益卑矣。夫子之言,盖因其失而救之。夫不谋无成,不惧必败,小事尚然,而况于行三军乎?”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好,去声。执鞭,贱者之事。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然有命焉,非求之可得也,则安于义理而已矣,何必徒取辱哉?苏氏曰:“圣人未尝有意于求富也,岂问其可不可哉?为此语者,特以明其决不可求尔。”杨氏曰:“君子非恶富贵而不求,以其在天,无可求之道也。”
子之所慎:齐,战,疾。齐,侧皆反。齐之为言齐也,将祭而齐其思虑之不齐者,以交于神明也。诚之至与不至,神之飨与不飨,皆决于此。战则众之死生、国之存亡系焉,疾又吾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皆不可以不谨也。尹氏曰:“夫子无所不谨,弟子记其大者耳。”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史记三月上有“学之”二字。不知肉味,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曰:不意舜之作乐至于如此之美,则有以极其情文之备,而不觉其叹息之深也,盖非圣人不足以及此。范氏曰:“韶尽美又尽善,乐之无以加此也。故学之三月,不知肉味,而叹美之如此。诚之至,感之深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为,去声。为,犹助也。卫君,出公辄也。灵公逐其世子蒯聩。公薨,而国人立蒯聩之子辄。于是晋纳蒯聩而辄拒之。时孔子居卫,卫人以蒯聩得罪于父,而辄嫡孙当立,故冉有疑而问之。诺,应辞也。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其后武王伐纣,夷、齐扣马而谏。武王灭商,夷、齐耻食周粟,去隐于首阳山,遂饿而死。怨,犹悔也。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况其君乎?故子贡不斥卫君,而以夷、齐为问。夫子告之如此,则其不为卫君可知矣。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叔齐以天伦为重。其逊国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则视弃其国犹敝蹝尔,何怨之有?若卫辄之据国拒父而惟恐失之,其不可同年而语明矣。程子曰:“伯夷、叔齐逊国而逃,谏伐而饿,终无怨悔,夫子以为贤,故知其不与辄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符晚反。食,音嗣。枕,去声。乐,音洛。饭,食之也。疏食,麤饭也。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程子曰:“非乐疏食饮水也,虽疏食饮水,不能改其乐也。不义之富贵,视之轻如浮云然。”又曰:“须知所乐者何事。”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刘聘君见元城刘忠定公自言尝读他论,“加”作假,“五十”作卒。盖加、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记作为“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也。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学,而又不可以易而学也。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常也。执,守也。诗以理情性,书以道政事,礼以谨节文,皆切于日用之实,故常言之。礼独言执者,以人所执守而言,非徒诵说而已也。程子曰:“孔子雅素之言,止于如此。若性与天道,则有不可得而闻者,要在默而识之也。”谢氏曰:“此因学易之语而类记之。”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叶,舒涉反。叶公,楚叶县尹沈诸梁,字子高,僭称公也。叶公不知孔子,必有非所问而问者,故子路不对。抑亦以圣人之德,实有未易名言者与?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俛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然深味之,则见其全体至极,纯亦不已之妙,有非圣人不能及者。盖凡夫子之自言类如此,学者宜致思焉。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好,去声。生而知之者,气质清明,义理昭著,不待学而知也。敏,速也,谓汲汲也。○尹氏曰:“孔子以生知之圣,每云好学者,非惟勉人也,盖生而可知者义理尔,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实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魋,徒雷反。桓魋,宋司马向魋也。出于桓公,故又称桓氏。魋欲害孔子,孔子言天既赋我以如是之德,则桓魋其奈我何?言必不能违天害己。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故疑其有隐,而不知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晓之。与,犹示也。程子曰:“圣人之道犹天然,门弟子亲炙而冀及之,然后知其高且远也。使诚以为不可及,则趋向之心不几于怠乎?故圣人之教,常俯而就之如此,非独使资质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气高迈者亦不敢躐易而进也。”吕氏曰:“圣人体道无隐,与天象昭然,莫非至教。常以示人,而人自不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去声。程子曰:“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神明不测之号。君子,才德出众之名。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恒,胡登反。○“子曰”字疑衍文。恒,常久之意。张子曰:“有恒者,不贰其心。善人者,志于仁而无恶。”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亡,读为无。三者皆虚夸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张敬夫曰:“圣人、君子以学言,善人、有恒者以质言。”愚谓有恒者之与圣人,高下固悬绝矣,然未有不自有恒而能至于圣者也。故章末申言有恒之义,其示人入德之门,可谓深切而着明矣。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射,食亦反。纲,以大绳属网,绝流而渔者也。弋,以生丝系矢而射也。宿,宿鸟。洪氏曰:“孔子少贫贱,为养与祭,或不得已而钓弋,如猎较是也。然尽物取之,出其不意,亦不为也。此可见仁人之本心矣。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小者如此,大者可知。”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识,音志。不知而作,不知其理而妄作也。孔子自言未尝妄作,盖亦谦辞,然亦可见其无所不知也。识,记也。所从不可不择,记则善恶皆当存之,以备参考。如此者虽未能实知其理,亦可以次于知之者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见,贤遍反。互乡,乡名。其人习于不善,难与言善。惑者,疑夫子不当见之也。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疑此章有错简。“人洁”至“往也”十四字,当在“与其进也”之前。洁,修治也。与,许也。往,前日也。言人洁己而来,但许其能自洁耳,固不能保其前日所为之善恶也;但许其进而来见耳,非许其既退而为不善也。盖不追其既往,不逆其将来,以是心至,斯受之耳。唯字上下,疑又有阙文,大抵亦不为已甚之意。程子曰:“圣人待物之洪如此。”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程子曰:“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陈,国名。司败,官名,即司寇也。昭公,鲁君,名裯。习于威仪之节,当时以为知礼。故司败以为问,而孔子答之如此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取,七住反。○巫马姓,期字,孔子弟子,名施。司败揖而进之也。相助匿非曰党。礼不娶同姓,而鲁与吴皆姬姓。谓之吴孟子者,讳之使若宋女子姓者然。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不可自谓讳君之恶,又不可以娶同姓为知礼,故受以为过而不辞。吴氏曰:“鲁盖夫子父母之国,昭公,鲁之先君也。司败又未尝显言其事,而遽以知礼为问,其对之宜如此也。及司败以为有党,而夫子受以为过,盖夫子之盛德,无所不可也。然其受以为过也,亦不正言其所以过,初若不知孟子之事者,可以为万世之法矣。”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和,去声。反,复也。必使复歌者,欲得其详而取其善也。而后和之者,喜得其详而与其善也。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盖一事之微,而众善之集,有不可胜既者焉,读者宜详味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莫,疑辞。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以及人。未之有得,则全未有得,皆自谦之辞。而足以见言行之难易缓急,欲人之勉其实也。谢氏曰“文虽圣人无不与人同,故不逊;能躬行君子,斯可以入圣,故不居;犹言君子道者三我*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此亦夫子之谦辞也。圣者,大而化之。仁,则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备也。为之,谓为仁圣之道。诲人,亦谓以此教人也。然不厌不倦,非己有之则不能,所以弟子不能学也。晁氏曰:“当时有称夫子圣且仁者,以故夫子辞之。苟辞之而已焉,则无以进天下之材,率天下之善,将使圣与仁为虚器,而人终莫能至矣。故夫子虽不居仁圣,而必以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自处也。”可谓云尔已矣者,无他之辞也。公西华仰而叹之,其亦深知夫子之意矣。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子曰:“丘之祷久矣。”诔,力①轨反。祷,谓祷于鬼神。有诸,问有此理否。诔者,哀死而述其行之辞也。上下,谓天地。天曰神,地曰只。祷者,悔过迁善,以祈神之佑也。无其理则不必祷,既曰有之,则圣人未尝有过,无善可迁。其素行固已合于神明,故曰:“丘之祷久矣。”又士丧礼,疾病行祷五祀,盖臣子迫切之至情,有不能自已者,初不请于病者而后祷也。故孔子之于子路,不直拒之,而但告以无所事祷之意。
①“力”原作“九”,据清仿宋大字本改。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孙,去声。孙,顺也。固,陋也。奢俭俱失中,而奢之害大。晁氏曰:“不得已而救时之弊也。”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平也。荡荡,宽广貌。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程子曰:“君子坦荡荡,心广体胖。”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厉,严肃也。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门人熟察而详记之,亦可见其用心之密矣。抑非知足以知圣人而善言德行者不能也,故程子以为曾子之言。学者所宜反复而玩心也。
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lunyujzh7.htm
参考资料: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lunyujzh7.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5:32
《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章商兑——兼释“广莫”、“子莫”
俞志慧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前人对《论语·述而》中“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章的研究,通过《论语》文本考证和周秦汉其他典籍的使用实例勾沉,着重讨论了其中“莫”字的语法功能,认为前人于此句之解释均有未安,本章之“莫”本无实际词汇意义,只是一个虚词,其作用是在“文”一字不成词的语境中,缀在实词后面,起着舒缓语气的作用。整句意思是“书本上的学问么,我同别人差不多。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成功。”
论文接着讨论了《庄子》等书中的“广莫”和《孟子》中的“子莫”,认为这里的“莫”字皆不必如前人曲为之解,若看作虚词,其文理就能豁然贯通。其中的“子”即孔子。
关键词:文莫 广莫 子莫
一、文莫
关于《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章,历来解释颇多歧见,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文莫”尤其是“莫”字的理解,本文拟在综合前贤注解的基础上,从文字训诂和篇章义理两方面进行考察。
关于“莫”字的训释,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释为否定副词,相当于“无”、“不”。何晏(?--249 )《论语集解》:“莫,无也。文无者,犹俗言文不也。文不吾犹人者,言凡文皆不胜于人也。”皇侃(488--545)《论语义疏》进而解释道:“孔子谦也。孔子言我之文章不胜于人,故曰‘吾犹人也’。”而于“莫”字则未予置词。
“莫”作为否定副词,作“无”、“不”等*,确实是其中一大义项,可谓有足够的旁证。为精审计,兹先将《论语》一书中有关“莫”的其它句例俱摘录于下:
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②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同上)
③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
④(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
⑤子曰:“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子路》)
⑥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同上)
⑦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同上)
⑧(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同上)
⑨(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卫灵公》)
⑩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
⑾子贡曰:“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子张》)
以上十一条中,“莫”的义项可分为四类:动词一次第一条,否定副词“不”或“没有”七次第三、五、九、十、十一条,代词六次第二、六、七、八条,“暮”的古字一次第四条。如果用上述四个义项的任何一个去替换题上的“莫”字,其结果必然窒碍难通。因为如何晏解作否定副词无或不,则于本复句的语法不通。本复句是一个前正后反的转折复句,前一分句反映出孔子对自己“文”的自豪(非“凡文皆不胜于人”的自谦),如: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第一例是孔子对于文化传统的认同,第二例最足以见出孔子以“文”自居的豪情,最后一例是孔子评人兼自评。
后一分句则体现出孔子对自己“行”的自责,“则”字无疑作为转折连词。孔子尽管以“日新”、“参省”自勉,但仍不敢以“躬行君子”贸然自居。而且正是他老人家不断的“日新”、“参省”才反过来证明他自觉于“躬行君子未为得也”。再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文”赫然居于首位,从《论语》文本看,这并不意味着孔子认为“文”的重要性在“行、忠、信”之上,而是基于他对于自身的严格评估,在他看来,“文”只是成为君子的其中一个条件,而他所“参省”的内容也正是“忠”与“信”,如: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至于“莫”的其他三个义项,从未有人言及,且也显然不能作为正解,姑略而不论。
二、释为推测性连词,相当于“可能”、“也许”。朱熹《论语集注》:“莫,疑词。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及人;未之有得,则全未有得,皆自谦之辞。”释“莫”为“或许”、“也许”之类的义项,于本复句的文气自然能顺利贯通,但问题是验之于先秦典籍,于“莫”字本身的义诠,却缺少应有的词源学依据。除《论语》一书外,笔者还查阅了《诗经》、《易经传》、《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六部先秦典籍,未发现一处“莫”字作为推测性连词解释的句例①。事实上,从汉语史上看,“莫”字作为“或许”等解,已经是宋代以后的事情了(先是口语,然后是文人作品中),这已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故不展开。
三、与“文”字合成一词作联绵字解读,相当于“黾勉”、“勉强”。刘台拱《论语骈枝》云:“杨慎《丹铅录》引晋栾肇《论语驳》:‘燕、齐谓勉强为文莫’。”② 又,刘宝楠《论语正义》:“夫子谦不敢安行,而以勉强而行自承。犹之言学,不敢居‘生知’,而以‘学知’自承也。”
晋栾肇之说不知何据,所指亦复不知何时,根据现有文献,可以认为当出于《方言》,杨雄《方言》则云:“侔莫,强也。北燕之外郊凡劳而相勉若言努力者谓之侔莫。”③将《方言》原文与二刘立论相对照,可以看出,《方言》所指为“北燕之外郊”而非“燕齐”,语言差别自然不可以道里计,更不能以北燕外郊之方言去解释孔子所在的鲁国方言或者其时雅语。笔者在《韩非子》中倒是发现了以下两条资料:
我笑勾践也。为人之如是其易也,己独何为密密十年难乎?(《说林下》)
古者黔首悗密蠢愚,故可以虚名取也。今民儇詗智慧,欲自用,不听止。(《忠孝》)
上引《韩非子》中的“密密”和“悗密”,其意义皆相当于今天的“勤勉”。但韩非所在的时、地决定《韩非子》中的材料不能视为本证。而且,孔子的教学语言想来都是雅言,“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子罕》)。第二,符定一《联绵字典》收有“文莫”一条④,但是,该条目下所收的唯一一条例子正是本文题上的这一句话,孤证不立论,因而不足为训。
最后,然而却是最重要的,即使“文莫”释为“黾勉”在语音上不成问题,在义理上也会发生前后矛盾,“黾勉”是什么意思呢?是勤勉努力,那么这与下一分句的“躬行”又有什么区别呢?二者在逻辑上具有着概念上的同一性,这就相当于说“A吾犹人,A则吾未之有得”,这不是很滑稽吗?
不是否定副词,不是推测性连词,也不是联绵字。那么会是什么呢?笔者根据这一分句的内在特征认为,后一分句仅言“行”,前一分句也就只能言说一种德性:“文”,而“文”和“行”正是孔子语汇中相对比而存在的一对概念,如上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孔门论学,范围虽广,然必兼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两义。”⑤根据上述,就可以排除“莫”字可能的实词解释,如“德正应和曰莫”⑥ ,又如“莫莫,清静而敬至也” ⑦,所以只能作虚词理解。
将“莫”解读为无实际词汇意义的虚词,这一章就很好理解。据笔者研究,《论语》一书中,主语往往是双音节的,如果碰到一个单音节的,则总是在该单音节实词之后附加一个助词⑧,这就是近人姚维锐所说的“一字不成词则加助语”⑨ 的规律。如与“莫”字同属古音明母的“惟”、“维”、“无”、“勿”、“毋”等字,在先秦文献中就有不少用作句中助词的语例。如:《尚书·君奭》“迪惟前人光”、《皋陶谟》“百工惟时”、《召诰》“无疆惟休”等句中之“惟”;《诗经·小雅·无羊》“牧人乃梦,众维鱼矣”、《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等句中之“维”;《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论语·子罕》“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等句中之“无”,“无宁”多作“毋宁”,如庄子语:“与其相濡以沫,毋宁相忘于江湖”;《尔雅》:“勿念,勿忘也。”郭注:“勿念,念也。”邢疏:“勿念,念也。念即不忘也。若《大雅·文王》云‘无念尔祖’是也。”与本章最切近的要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之“莫”了,上古“无”“莫”音义全同,《小尔雅》云:“无显,显也”。而以下两句,虽然助词“惟”的具体意义与本章之“莫”稍异,但其中“惟”在句式结构上起的作用却与后者最接近,兹录以备考: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在释“末”、“无”、“毋”、“亡”、“忘”、“妄”、“罔”、“勿”时,皆列有发声助词一目,且列举了周秦汉典籍中四十余条语例,而“莫”字与上述诸字同属古音明母,据此,“莫”作助词当无问题。
综上所述,本章之“莫”无实际词汇意义,只是一个虚词,其作用是在“文”一字不成词的语境中,缀在实词后面,起着舒缓语气的作用。整句意思除了“莫”字不作解释外,其它仍从杨伯峻先生的译注:
孔子说:“书本上的学问么,我同别人差不多。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成功。”
二、广莫、子莫
《庄子·逍遥游》: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 逍遥乎寝卧其下。”
成玄英疏:“莫,无也。谓宽旷无人之处,不问何物,悉皆无有,故曰无何有之乡也。”
陆德明对“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的释文是:“谓寂绝无为之地也。简文(503--551)云:莫,大也。”
按:若是莫可释为“无”,则何须上句“无何有之乡”?这正是陆德明又录萧梁简文帝之说以备考的原因。而释“莫”为“大”,则是因“广”字而误会,生活年代略后于陆德明的颜师古已给予了否定:《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莫府省文书。晋灼解曰:“将军职在征行,无常处,所在为治,故言莫府也。莫,大也。或曰,卫青征匈奴,绝大莫,大克获,帝就拜大将军于幕中府,故曰莫府。莫府之名始于此也。”颜师古则曰:“二说皆非也。莫府者,以军幕为义,古字通单用耳。军旅无常居止,故以帐幕言之。廉颇、李牧市租皆入幕府,此则非因卫青始有其号。又莫训大,于义乖矣。”
“广莫”一词亦见于《国语》和《世说新语》。
《国语·晋语一》:“使俱曰:‘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公说,乃城曲沃,太子处焉;又城蒲,公子重耳处焉;又城二屈,公子夷吾处焉。”韦昭注:“广莫,北狄沙漠也。下邑曰都,使如晋为下邑。启土,辟境也。”
按:如云“广莫”为北狄沙漠名或者说“莫”通“漠”,则皆与开辟为晋国的下邑之语义相悖。所以,此中之“莫”其实未加注。
《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曰:‘鼻如广莫长风,眼如悬河决溜。或曰: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刘孝标(公元462-521)引《春秋考异》曰:“钜不周风四十五日,广莫风至。广莫者,精大备也。盖北风也,一曰寒风。”
按:依如此解说,则刘氏于“莫”字亦未加注。
类似的语例还有:
《庄子·知北游》: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郭象(?--312 )注“汝唯莫必无乎逃物”八字云:“若必谓无之逃物,则道不周矣,道而不周,则未足以为道。”
按:郭注于“莫”字亦未予解释。
成玄英疏:“无者,无为道也。夫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汝唯莫言至道逃弃于物也。必其逃物,何为周遍乎!”
按:成疏以“莫”为否定副词,却因此使应解之“无”失解。如此,又可反证“莫”字不需解。
又:《庄子·山木》:“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於大莫之国。”《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广川王)去怜之,为作歌曰:“愁莫愁,居无聊。……”以上二例中之“莫”字与前述所讨论者一样,均应作凑足音节的语气助词理解,而不必在其语法意义之外强求其词汇意义。
从上述诸例可知,历史上关于“莫”字的注解,在韦昭时尚未赋予实在的含义,到何晏、郭象、刘孝标、皇侃、萧纲时则已众说纷纭,到了唐人如陆德明、成玄英手上,则已然不得其解。后人阅读周秦汉典籍,则往往通过唐人训诂,于是其古训反而淹没无闻矣。
《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上文关于“子莫”的解释,向来聚讼纷纭,东汉赵岐已经含糊其词了,称“子莫”,“鲁之贤人也”,因为有赵岐定了这样的调子,后人就只能费劲去坐实这个“贤人”或者“鲁之贤人”了,于是有孙诒让和俞曲园的魏中山公子牟说⑩,黄鹤和罗根泽的《说苑·修文》之颛孙子莫说11,还有孙人和认为系《尸子·广泽》中的皇子,王树荣还专门写了一篇题为《庄周即子莫说》的论文12,正是越说越玄了。
试想,孟子上述文字中,杨子、墨子无疑为孟子以前的思想文化巨匠,孟子对二位仍有所讥议,接下来被言说的一个人自然应该有更高的文化身高和更重的文化体重,而不应该是令后来诸贤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什么中山公子牟(单名)、颛孙子莫或皇子,甚至因为《孟子》一书中没有提到庄子,硬是由“子莫”来凑一个,就尤其显得不够严肃,如依此立论,那么,《庄子》中也未提及孟子,甚至《韩非子》中也未言及其同学李斯13,这又作何解释?
不妨与下列两段文字对勘:
《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从上面的分析和对勘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启迪,后面那个高于杨子、墨翟又善执中的思想文化巨子应该是而且也只能是孔夫子。当然不是说“子莫”是孔夫子,我的意思是说“子”是孔子,“莫”是什么呢?“莫”不是什么,它只是后缀于实词之后用以舒缓语气的一个衬字而已,这点前文已详述,不赘。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难道是孟子讥议孔子执中无权吗?当然不是。执中者系孔子,执中无权者不仅不是孔子,恰恰是孔子所不赞同的,请看孔子如是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如果考虑到孟子文章沛然的气势和高度的跳跃性,那么不仅不会将前文“执中”与后文“无权”混为一谈,而且还能因为上引孔子一段话,更足以证成孟子文中杨墨之后的思想文化大家正是孔子,而非别人。
注释:
① 唯《庄子·则阳》“莫为盗,莫为杀人”句之“莫”,前人有训为疑词者,验诸上下文,于义未安。
② 引自刘宝楠《论语正义》本条注解。
③ 清钱绎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84年5月影印清光绪六十年红蝠山房本《方言笺疏》卷七第五页)。
④ 中华书局1954年出版《联绵词典》第431页。
⑤ 钱穆《论语新解》第3 页,巴蜀书社1985年。
⑥ 见《周书·谥法》、《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礼记·乐记》“莫其德音”郑注。
⑦ 《诗经·小雅·楚茨》“或燔或炙,君妇莫莫”郑笺。
⑧ 见拙著《〈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章笺证》,台湾《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九期第一至第六页。
⑨ 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古书疑义举例增补·二》。
⑩ 分别见孙诒让著《籀庼述林》和俞樾著《茶香室经说》。
11 分别见黄鹤著《四书异同商》和罗根泽著《古史辨卷六·诸子考索子莫考》。
12 孙、王二文均见《古史辨》卷六。
13 《韩非子·存韩篇》有“李斯往诏韩王”一语,但本部分显然是李斯之文窜入,这一点几乎已成为治《韩非子》者之共识。
主要参考书:
刘宝楠《论语正义》 上海书店1986年7月出版
钱穆《论语新解》 巴蜀书社1985年11月出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11月出版
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六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
俞樾等著《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中华书局1956年1月出版
钱绎《方言笺疏》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5月出版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参考资料: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lysewmwyryzs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