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4: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37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艺术,特别是没有音乐,就不可能培养一个人的个性。”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也反复强调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出良好的公民。”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小学音乐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备一定音乐艺术修养、具备较高水准的音乐审美素质的音乐艺术欣赏者。所以培养学生具有较高层次的音乐欣赏能力是当前音乐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多听
1、聆听是关键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说:“音乐的耳朵可以在听力训练中得到,而不是天赋或固有的,以后多练习就多出效果。它是人类的适应性在听力训练上的发展。”想要有“欣赏的耳朵”就必须从小培养听觉能力。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了解这门艺术的直接途径是聆听,只有在聆听中才能学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因此,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是在于多听。给学生听觉制造接触音乐的机会。首先,对同一首作品要反复地听,尤其是一些音乐作品,只有在多次聆听之后才能为我们的听觉所把握。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防先从一些短小的、结构简单的乐曲开始,由小渐大,由浅入深地反复聆听,当学生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要素不再陌生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听觉印象之后,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也就达到了一个的新的水准,而且学生也因熟悉一定数量的作品,并在反复地聆听中,对这些作品的特征有了较深的感性体验。所以多听是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基本条件。
2、扩宽听觉领域
当然,我们所谓的多听还应包含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不断地扩展音乐欣赏的范围。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只习惯于欣赏一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是远远不够的,这正如一个偏食者不能成为真正的美食家一样。老师可以从多方面为学生选材,让学生都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如雄壮有力的进行曲;恬静安详的摇篮曲;风趣逗人的诙谐曲;短小天真的少儿歌曲以及高亢激昂的山歌;细腻流畅的民间小调。从多个角度,不同内容为学生提供音乐欣赏能力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广泛地汲取人类一切音乐文化成果中的养分,不断地拓宽学生的听觉感受领域,在千百次聆听、欣赏中,渐渐提高和完善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学生真正拥有一副“有音乐感的耳朵”。
二、多赏
音乐新课标也明确提出“音乐欣赏教学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单纯地给学生听音乐来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每部音乐作品都有不同的音乐形象,并且各具特色。有的突出抒情性,有的侧重于描写,有的则富有哲理。音乐的内容、形式、风格和表现的情感是多样化的。所以对乐曲的初步了解后,教师要从乐曲的情绪、力度、速度、技巧等方面对乐曲进行对比分析。
音乐欣赏整合了个体在听觉、视觉、动作、认知和感性等各方面的运作。音乐欣赏教学并非让学生单纯地聆听,而应该结合音感、识谱、演唱、演奏等活动,通过创造性的引导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内涵。教师的职责是选择最优秀的、最有代表性、最能激发学生美感的艺术精品,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懂得欣赏音乐的学生必定具有良好音乐素养,而欣赏群体的增加必定提升学校音乐教育的水准。
三、多学
多学习理论知识。
音乐欣赏能力往往是一个人全面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瞬间所获得的审美感受,是长期积累的知识、观念、趣味等众多因素,在一瞬音以感性方式展现出来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人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其音乐欣赏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平时,老师可以课堂上授于学生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特别是一些作品的背景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得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熟悉感受,促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适度集中性和稳定性,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中保持期待和探索的状态。如:学习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音乐作品所属的风格,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和创作意图等等。当学生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愈多,全面理解和认识音乐的可能性就愈大。因此,学习音乐知识有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2、多积累感性经验。
除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外,学生还应竟可能地学习一些简单的乐器,如:笛子、口琴、腰鼓、钢琴等等,或者用自己的歌喉。让学生充分表现音乐,古人云: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老师应经常组织一些文艺活动,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可鼓励学生亲自参与演奏或演唱,学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实践中体现出来。这样对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十分有效的。
原文网址:http://i.yanxiu.com/blog/9822823/26107919005459!cateid=0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