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4:5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33
8月23日是24节气中的处暑节气,在我国许多地方,处暑意味着夏季的暑热即将结束,凉秋的开始。 处暑,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
处暑期间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
中医提醒:老年人、体质较虚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会明显感觉不舒服的人,应该从秋天就开始调理保养身体,多喝水、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处暑需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促进肠蠕动,改善便秘;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秋天早餐若能吃些温热粥或药膳粥,可说是养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虚、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补中气。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与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早餐。
处暑由来: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33
一、处暑:
即 “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
二、处暑可以吃:
1、银耳(润肺止咳、生津养阴、消除肌肉疲劳和健脑防衰);
2、石榴(防治腹泻和咽燥口渴)和山药(清心安神和补中益气);
3、西洋参(抗疲劳、抗缺氧)和花生(滋养补气和清咽止痒);
4、玉米、苹果和莲子。
三、处暑养生:
1、饮食清洁,不宜偏嗜;
2、少食肥甘,清淡为宜;
3、冷热适中,软硬适宜;
4、处暑期间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四、处暑的由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34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