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排名前二十的系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5:1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19
一、中国人民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1、2019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国家级+省级)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专业名称一流本科专业
1哲学国家级
2经济学国家级
3国民经济管理国家级
4财政学国家级
5金融学国家级
6法学国家级
7*学与行政学国家级
8社会学国家级
9中国*党历史国家级
10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级
11汉语言文学国家级
12新闻学国家级
13传播学国家级
14历史学国家级
15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级
16统计学国家级
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
18工商管理国家级
19会计学国家级
20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
21行政管理国家级
22档案学国家级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专业名称一流本科专业
1伦理学省级
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省级
3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
4国际*省级
5英语省级
6土地资源管理省级
2、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
金融学、法学、中国*史与中国*党党史、新闻学、工商管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财政学、统计学、档案学、宗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历史学(国学方向)
北京市特色专业:
农村区域发展、历史学、财政学、档案学、法学、工商管理、国际*、金融学、经济学、贸易经济、社会学、统计学
二、中国人民大学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及北京市重点学科
类别名称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哲学(20070820)
理论经济学(20070820)
应用经济学(20070820)
法学(20070820)
社会学(20070820)
马克思主义理论(20070820)
新闻传播学(20070820)
工商管理(20070820)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党史(20070820)
国际*(20070820)
文艺学(20070820)
中国古代史(20070820)
中国近现代史(20070820)
农业经济管理(20070820)
行政管理(20070820)
档案学 (20070820)
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学(20080423)
中国语言文学(20120425)
中国史(20120425)
农林经济管理 (20100526)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20120425)
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20080423)
教育经济与管理(20080423)
社会保障(20100526)
土地资源管理 (20080423)
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农村发展管理(20080423)
三、中国人民大学专业排名
以下专业由中国人民大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人数排名,大家同时可以参考推荐指数选择。
排名专业推荐指数(人数)
1金融学4.8 (256人)
2法学4.7 (192人)
3经济学4.6 (180人)
4人力资源管理4.7 (163人)
5工商管理类4.5 (149人)
6新闻传播学类4.8 (66人)
7金融工程4.9 (52人)
8金融学类5.0 (46人)
9国际经济与贸易4.6 (46人)
10会计学4.7 (44人)
四、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为世界大*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京港大*盟成员,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
学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19
应该说,*的本科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暂时的冷门、热门的差异。仔细研读过学校各专业介绍的考生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本科专业在全国高校的同类学科中都处于一流地位,其中又有很多学科位居全国第一。公共管理类、新闻传播类、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人口学、金融学、党史、法学、经济学、哲学、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统计学、国际*、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都非常好,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因此,我们建议广大考生,把对专业认识的眼光放远、范围放宽,根据个人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