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29 23: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5 18:03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邹衍有所谓“大九州”和“大瀛海”的理论。所谓“九州”也 是战国以前的就有的说法。齐侯镈钟:“ 成唐(汤)有严在帝所,专受天命……咸有九 州,处土禹(禹)之堵。”《左传·襄公四年》传:“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径启九道。” 九州有三种说法: 一、《禹贡》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二、《尔雅》九州:冀、幽、兖、营、徐、扬、荆、豫、雍。 三、《周礼》九州:冀、幽、并、兖、青、扬、荆、豫、雍。 这三种资料均属晚起,援以为证,颇多危险。比较可靠的书经,仅言“东土”,“西 土”,“四方”,“四国”,甚至于“四海”却无“九州”二字的明文。仅《咸有一德》, 相传是伊尹作的。中有“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 德。”《诗·商颂·玄鸟》:“奄有九有”,传:“九有,九州也。”伊尹时代,居然知道 说“九有”的话,可疑。也许是后人自《商颂》采取了这两个字。混入《商书》《咸有一 德》的吧? 《诗经·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疏:“九分天下,各为九处,若规围 然。”又:“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九有解见前。《诗经》的《二南》、《国 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均无九州字样。只有《商颂》有,而其有 亦不过代字,如以“围”、“有”代“州”,“州”字明文,则始终不见。《商颂》是春秋 时代的宋襄公命他的大夫正考父做的,其起较晚。因此,笔者敢断言“九州”二字疑系起于 春秋时。但还指不出确定地域。九州区域据《禹贡》、《尔雅》等所言甚为广大,如雍州直 达今甘肃青海,梁州达云南贵州。必秦汉大一统以后,始能作此区分,以前则无此能力。但 尽管春秋战国时无此能力,人们脑子里实已有了“九州”观念,不然齐侯钟和《左传·襄公 四年》魏绛和戎时何以提到“九州”的话?春秋时还有一种野蛮民族,称为“九州戎”,见 《左传·哀公四年》:“士蔑乃致九州之戎”。注“九州戎在晋阴地陆浑。”这九州戎不知 是戎人竟抱有囊括九州之志故以自号呢?还是其族名之音近于“九州”二字,别人遂戏以称 之呢?总之,在春秋末期已有“九州”之说,此为其证。 邹衍入了中国以后,提出“大九州”的说法来更正我们的小九州。他以为“儒者所谓中 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所序 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这段文字虽简单,缺欠 那时域外文化知识,仍解不明白。文中共有三个“中国”字样,第一个中国系指齐国。齐脐 古今字。齐以泰山故,谓其国处大地脐上,故齐训为中。孟子对齐宣王说:“然则王之大欲 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注疏家皆以为系临莅之莅。窃以为 不然,齐既训中,则宣王原在中国,又何必临莅?此莅字当作位字,言其位于原来位置也。 齐国那时尚未明确地自号为兖州或青州,邹衍只好称之为“中国”。以下两个“中国”则指 全中国,秦楚燕赵一概包括在内。邹衍意思,大地上共有九个大州。一个大州又分为九个小 州,一共有八十一个小州。全部中国名为赤县神州。这赤县神州又区分为冀、兖、青、徐等 九州。这即大禹所划分的九小州。这九小州是不得参与九大州之列的,故曰:“不得为州 数。”这九个大州各有裨海环绕,人民禽兽莫能相通。其人民肤色,语文同,禽兽种类同, 便算属于同一之州。像这样子的一共九个大州,始有所谓“大瀛海”环绕其外。大瀛海的外 边,便是天地的会合处了。屈原《天问》:“地方(此字疑为分字之误,)九则,何以坟 之?”所问乃是邹衍所说的大九州。希腊古亦有九州之说,亦言大瀛海,称之为“河海”, 埃及称之为似蛇之水,遂有谓为有翅之龙者。其详见拙著《天问》天文、地理两部。其源实 出西亚。今有一西亚古石刻,大地上有八个圆圈,似指八个大州。中间有一黑点,代表一 州,两河出其间,似指巴比伦、亚述立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