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28 17: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1 18:44
竹茹在中医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用于制作橘皮竹茹汤和竹皮大丸。据《本草图经》记载,竹茹主要来源于淡竹、苦竹等三种竹类,其有效部分为竿的中间层,与现代医学一致。文献详细描述了竹茹的各种功效:
竹茹的原植物应用广泛,如治疗肺热痰咳、百日咳、虚烦不止、产后虚烦、妇人乳中虚等病症,都有独特的配方。例如,《安徽中草药》推荐的竹茹枇杷叶汤,以及《湖北中草药志》的蜂蜜竹茹饮等。
总的来说,竹茹在中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药用价值与现代研究相符,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和配方,适用于多种疾病,体现了中医的智慧和实用性。
竹茹是中医药材,是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性味 性微寒,味甘。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