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28 18: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3 01:00
这些年,关于调休,大家一直都争论不休,前有不调休的清明节假期收获广大打工人的一致好评,后有喊话取消调休的高考生被网友们调侃“孩子你配享太庙”。
为什么调休拼出来的“长假”带来的喜悦感,总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和调休有关的那些事。
1、放假的历史
不知道大家小的时候是不是也像小编一样产生过这样的疑问:我们现有的休假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其实,“休假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吏员五日一休沐”的明文规定,之后历朝历代也都出台了各自的休假制度。
而现代休假制度的产生,则要从近代西方的工人运动说起。
19世纪80年代,欧美的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而工人们却面临着工作繁重,工资低,工时长等问题。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举行了大罢工,经过艰难的流血斗争,终于成功争取到了八小时工作制的实行。这也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二战之后,人们更加重视人权的保障。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任何人都有休息、休闲的权利,尤其是享有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定期带薪休假的权利”。1949年,国际劳工组织又进一步提出,劳工每年至少有6天带薪休假。从此,现代文明社会的职工休假制度在许多国家得到推广。
2、“调休”为什么让人疲惫
给劳动者放假本来是好事,那么现在“风评欠佳”的调休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1999年,出于拉动内需的考量,国务院修改了节假日制度,将小长假与前后的双休合并,开启了不少九零后童年时代熟悉的“七天乐”模式。
后来,假期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但是通过调休让大家有更连贯的假期,从而拉动消费的初衷没有改变。
让人想不通的是,明明调休后的工作之间并没有变长,某种程度上还能满足大家“延迟满足”的心理,为什么一通操作下来,反而觉得更累了呢?
针对这个问题,有网友做出了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就像两天不许吃饭,到了第三天又要你一天吃9顿,当然会让人觉得受不了。
这样的说法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连续超时的工作对人的影响还可能有着更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首先,时间过长的连续工作会让我们因为工作而下降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无法得到及时恢复,而这样的疲劳状态不断累积,最终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数据显示,每周工作时间大于等于55小时的人,与每周工作35~40小时的人相比,中风的风险增加了35%,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17%。即使没有产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过劳也会导致高血压、心动过速、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情况。
人不是机器,不能用简单的加减法来衡量。过长的工作时间不仅会伤身体,还会扰乱打工人的心理状态。与很多人想象不同的是,长时间的工作并不一定会带来高产出,过长的工作时间会让人产生倦怠感,丧失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只能通过“摸鱼”来缓解疲惫的精神。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对自己行为上的控制和心理上的自由是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需要。而打乱了原有工作-休息节奏的调休,会让人失去规律生活带来的稳定感和可控感,不仅会损害身心健康,还会带来糟糕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表现。
另外,调休带来的痛苦还源于一种名为损失厌恶的心理。
所谓的损失厌恶,指的是人们失去一件东西时的痛苦程度,要比得到这件东西所经历的高兴程度更大。
如果老板在给你发下10000元的奖金后告诉你,一不小心多发了5000元,要你即刻退还给公司,尽管从理性的方面分析,你最终还是获得了5000元的奖金,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收获奖金的快乐已经完全被损失5000元的痛苦取代。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获得了“长假”,但大家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被“夺走”的周末上的原因。
3、如何缓解“调休后遗症”
无论古今中外,想要休息可能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对于广大打工人而言,想要一段不被工作支配的休闲时光并不过分。但是面对躲不过的“调休”,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把调休对身体和心理的伤害降到最低呢?
首先,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假期,都要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每天7~9小时的睡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假期后的疲惫感。
另外,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在工作中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哪怕是接水、去卫生间,用10~15分钟短暂地脱离工作状态,都有助于缓解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懈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