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时,人们为什么要献上鲜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30 05: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2 00:54
1.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渊源
菊花在中国的花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东周时期,就有“九月荣菊”的记载。屈原在《离骚》中以菊自比,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品格。晋代陶渊明被誉为菊文化的创始人,他与菊花朝夕相伴,甚至住处也“秋菊盈园”。唐代孟浩然描绘了重阳节乡村赏菊的景象,而宋代的重阳节更是盛行以菊花装饰酒家。明代诗人李梦阳和清代乾隆帝的诗作也体现了菊花在明清时期的盛行。然而,在这些关于菊花的文学作品中,并没有与哀悼相关的描写。
2. 菊花的哀悼含义来自国外
用菊花扫墓的习惯,如同用玫瑰表达爱情,其实主要是西方文化传入的结果。菊花最早是在17世纪末由荷兰人从我国引入,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再传入拉丁美洲,最终遍及全球。在欧洲,菊花常被种植在墓地,被视为墓地之花,不宜作为礼物赠送。在拉丁美洲,菊花甚至有“妖花”之称。然而,中国的菊花大量出口至日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日本,即使是普通人离世,也需要用到两三万枝菊花;一个墓地每年对菊花的需求量更是巨大。
3. “儒文化”和“重阳节”诠释菊花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有两层含义:一是高尚的气节,二是吉祥长寿。儒家文化将菊花的高洁情操与人的品行相对应,认为菊花凌霜而放,西风不落的傲骨体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此外,菊花在九月开放,而“九”是阳数,因此菊花与重阳节一样,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古代人们通过赠送菊花来祝福或赞赏他人,而现代则多用于悼念故人。在清明节,菊花成为怀念的象征,代表着深深的怀念和对逝去亲人的追思。携带一束菊花,既表达了秋天的意境,又 convey 了一种深情的怀念之情,成为现代文明中一种雅致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