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3 10: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17:24
一、土地财政的形成:
对“土地财政”依赖比较严重的应该是中部不发达城市和沿海还没有形成产业支撑的开发区,欠发达城市和新兴地区由于没有相关产业作为支撑,“土地财政”必然成为*收入主要来源。“土地财政”的形成与我国土地出让制度有关。土地都是通过买断的方式使用几十年,这造成地方**乐于寅吃卯粮、竭泽而渔,根本不考虑下一任**如何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
二、土地财政"的影响:
1、土地财政加大了经济结构转型的难度。
土地财政的实质是,以卖地换取投资资金,再以投资资金拉动土地升值,土地升值后再开始新一轮卖地,对经济结构将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在需求结构层面,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需求的不断扩张,而消费需求始终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二是在产业结构层面,房地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与房地产业高度相关的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等重化工业部门迅速扩张,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三是在技术创新层面,由于房地产业的暴利,不仅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而且抬高了资金成本,造成企业热衷于“挣快钱”,而对实体经济部门的研发投入缺乏热情。
2、土地财政加大了金融风险。
土地出让金和财政税收难以满足*推进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为解决城镇化建设的融资难题,地方*通过设立投融资平台的方式来调动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抵押土地资产获得贷款收入和发债收入,是目前地方*最常用的一种融资方法。从目前来看,这种融资模式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融资利率高,2011年以来,在投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遭遇严格*后,地方债务转移至银行表外,通过城投债、信托等理财产品形式滚雪球式扩张,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投债发行量同比增速高达148%,2012年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新增规模达1.16万亿元。一般而言,城投债的发行利率较同一信用等级的普通信用债略高,而信托贷款的利率水平更是普遍比银行信贷高50%-100%,高利率意味着高风险;
二是融资期限错配,地方基础设施项目属于中长期项目,建设周期一般在5年以上,而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期限一般在5年以内,部分信托贷款的期限甚至为1年,这种,长借短还”的现象导致地方*在部分时间段面临贷款集中到期的偿还压力,依据公开数据粗略计算,截至2012年底,中国各银行至少滚转了3/4的到期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尽管可能存在高估,但短期偿债压力的加大却是不争的事实;
三是易受**影响,土地出让金收益是偿还地方*债务的主要来源,2008年底以来,鉴于房地产价格持续高企,**对房地产市场保持持续高压,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销售经常呈现大起大落状态,由于*风险的存在,房地产企业对于拿地日趋谨慎,导致地方*土地相关收入的波动性加大,还款资金来源不稳定。
3、土地财政透支了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我国的土地出让制,主要是借鉴香港的土地批租制,是将未来几十年的土地使用权价格,由*向企业一次性收取,而短期内*如果做不到土地收益资金的高效使用,必然会造成寅吃卯粮和不可持续,提前透支未来的经济增速。
首先,从经济学理论上讲,理性的经济主体会将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生产、投资和消费考虑在内,在整个生命的存续期间平衡分配资源和资金,做到效益最大化,而地方*五年换届一次,*以完成任期内目标为己任,尽力扩大任期内投资规模,与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目标存在矛盾,透支未来增速不可避免;
其次,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据测算,1990-200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例大体在0.9-1之间,201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45,这意味着,在资本形成环节,投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固定资本形成的同步扩张,资本积累效果存在折扣,1990-2000年,我国增量资本产出比为3.65(增加单位总产出所需要的资本增量),2005-201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4.97,这意味着,在资本使用环节,投资高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投资效率的明显下降。
经过2009年至2010年的基础设施投资浪潮,目前中国东部新增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尚可,而在中西部地区则出现了大量新增基础设施使用率较低的状况,也从侧面反映了资金使用效益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