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3: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8:29
以上述及的关于岩溶洞穴的成因,其中无可争议的是“水”对可(易)溶性岩类的“溶蚀”。而且“水”是沿着岩石中的裂隙、缝隙等进行“溶蚀”的,从而导致岩溶作用的发生。明确表述了在岩溶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水”、“可(易)溶性岩石”及岩石中的“裂隙、缝隙”,是三个同等重要又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在由于水的运行方式不同,导致出不同的地质作用———溶蚀、侵蚀、挖蚀等方面产生了争议。
众所周知,岩溶化进程的发生、发展、停顿等,还受到地壳升降运动的制约。当地壳运动处于相对停顿期,由于地下水向下运移受阻,会使岩溶向横向发展或暂时停顿;当地壳运动处于连续缓慢的上升期,地下水向下运移,岩溶将逐渐向下发展;当地壳运动连续缓慢向下沉降,地下水向下运移受阻,这时岩溶将停止发育,原有的溶蚀空间将可能被沉积物充填。所以地壳的升降运动,也是制约岩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以看出“溶蚀”理论,是对自然界宏观的、外在的地质作用进行观察。由于是宏观的、外在的,所以只是从水对岩石(岩体)的整体作用,进行讨论和叙述。这种观点的提出可能是建立在,碳酸盐岩是一种简单(结构、构造上)的、化学成因的、单纯化学沉积的岩类的基础上,只是简单地从岩石的整体来进行观察和研究。但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创立的石灰岩的结构-成因理论则认为:石灰岩的结构、构造比碎屑岩类还丰富,特别是它的显微结构、显微构造更是丰富多样。这就提出了碳酸盐岩内部,有着大量的显微原生孔隙存在,对它们应该进行重新的认识。
既然是水对岩石(岩体)中的裂隙、缝隙、孔隙等宏观构造进行“溶蚀”,然后逐渐扩大形成洞穴。那么是否可以进一步思考,在岩溶化进程中,水对碳酸盐岩内部的显微结构、显微构造所形成的显微孔、缝隙的作用和影响,也同样的重要。如果再从碳酸盐岩内部显微结构、显微构造分布的广度和数量上考虑,那么显而易见,它们在岩溶洞穴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就会显得更加普遍、更加重要。如果用石灰岩的结构-成因理论来观察、研究岩溶洞穴的成因机制,必将会得到一种全新的认识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