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宫承波|读书笔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27 06: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8 10:43
广播,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无线和有线介质,将声音和图像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1920年,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和英国BBC电视台的诞生,标志着广播和电视的起点。"炉边谈话"这样的节目不仅传递新闻,更拉近了公众与领导人之间的距离。
世界广播电视的演进历程犹如一场技术革命:从1920年到二战,广播作为新闻主导,电视研发则相对滞后;二战后的飞速发展中,电视逐渐取代广播,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广播仍保持着活力;80年代至今,新技术驱动着变革,广播通过内容细分与受众定位迎难而上,全球广播格局逐渐扩大。
电视,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经历卫星直播、高清与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电视和手机电视的革新,如美国三大商业台和CNN等,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全球新闻传播的舞台上,技术的力量让世界触手可及。
广播电视体制的多样性体现在私有商业化、公私兼顾和国营体制之间,反映了各国对媒体的不同追求和制约。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则在接收端寻求突破,这中间的不平衡反映了全球媒体格局的现状。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发展,从战时变迁到全国中央台,展示了中国广播电视体制的演变。新中国成立后,广播电视经历了从政治宣传到市场化的转型,始终服务国家建设与社会需求。
中国广播电视历史,从战争时期的艰难起步,到改革开放后的产业化与国际化,每一步都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展现了广播电视频道的多样化与服务内容的丰富性。
节目库的精心策划与播出,无论是实时直播的快速反应,还是录播与转播的精确控制,都体现着技术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电视技术更是涵盖了摄像、传输和显像,制式多样,从地面到卫星,再到有线电视系统,技术革新推动着内容的创新。
在节目选择与排序上,播出工作站和多样的播出方式,如直播、录播与转播,展示了广播电视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编辑系统的发展,从线性到非线性,不仅提升质量,还赋予了内容更大的存储和检索潜力。
步入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融合,使得内容更丰富,互动性更强,而广播的即时性和广泛覆盖依然独特。数字广播和手机广播的发展,让接收方式更加多元,如DAB、IPTV和移动多媒体,标志着全球广播网络的扩展。
意识形态层面,广播电视既是宣传工具,又是公众获取信息的平台,承载着社会主义和西方意识形态的特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规律与人民喉舌的角色,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则关注服务人民和社会建设。
作为国家喉舌,广播电视的任务不仅是传播信息,更是维护公共利益,服务广泛受众,传播主流价值观。节目内容丰富多样,既要满足新闻、教育,也要娱乐与服务,新闻评论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
在产业层面,广播电视兼具经济与文化属性,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节目生产、广告经营、技术革新与网络建设,构成了这一行业的发展脉络。而面对市场集中与质量参差的挑战,精品化将成为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