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个言行不一的人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1:4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9:18
应该算吧,看看丁启阵的分析,你就知道了。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如何才可以称为“士”时,说“士”的第二个层次的标准是“言必信,行必果”。但是,孔子本人对“言必信,行必果”并不十分推崇,孔子把不分是非黑白只管贯彻自己言行的做法归入小人行为的范畴。事实上,孔子本人也的确有出尔反尔的时候。请看例子:
孔子五十岁那年,鲁国执政季氏的管家公山不狃,觉得没有得到季氏应有的重用,于是借助阳虎的力量发动叛乱。公山不狃占据了费地,作为反抗季氏的基地。公山不狃派了使者去邀请孔子。孔子因为很久没有得到任用,对公山不狃的邀请有点动心。就说:“当年西周文王、武王从丰镐起家,后来做了王。现在费地虽小,莫非也像西周文武王的丰镐?”孔子想去接受公山不狃的邀请。弟子子路知道后,很不高兴,阻止孔子不让去。孔子说:“人家邀请我,难道我是白去的吗?如果他能任用我,我也许能让他变成东边的周王朝呢!”尽管孔子最后还是没有去,但他心思已动,已经违背了他自己“危城不入”的理论。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即孔子五十六岁那年,被任命为大司寇兼宰相。得到任命后,孔子面有喜色。有弟子说:“我听说,君子是祸至不惧,福至不喜的。”孔子回答说:“是有这说法。但不也有‘快乐是由于有机会使下层人活得有尊严’的说法吗?”虽然说,孔子把自己面有喜色的原因说得很堂皇,但毕竟跟他平时所说的君子的标准是相龃龉的。
孔子师徒周游列国,一次经过蒲国时,蒲国大夫公叔氏占据蒲,发动叛乱。蒲人围住孔子不让离开。孔子一个叫公良孺的弟子,组织了一个有五辆马车的车队跟随在孔子身后。此人头脑聪明,勇敢有力,对孔子说:“我跟随先生,曾在匡地遇到麻烦,现在又在这里遇到问题,这是命运。我跟先生两次遇到困难,我宁愿战死。”说完就勇敢地冲杀起来,蒲人见状,感到害怕。于是对孔子说:“如果你们离开蒲国后不去卫国,就放你们走。”因此,双方停止战斗。一番盟誓之后,放孔子师徒从东门离开。不料,离开蒲国之后,孔子一路奔卫国而去。弟子子贡大惑不解,问孔子:“盟誓可以不算数的吗?”孔子回答道:“被要挟的盟誓,神灵是不听的。”
晋国掌权者赵简之属下中牟的地方的长官佛肸占据中牟进行叛乱,派人聘请孔子。孔子想去应聘。弟子子路表示不解:“我曾听您说过,‘其人自身不善者,君子不去他的国家任职。’现在佛肸本人以中牟为据点进行叛乱,您想要去应聘,这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道:“我是说过这话。但是,不是也有说‘坚硬啊,怎么磨也不变薄’,‘雪白啊,怎么染也不变黑’的吗?我难道是瓠瓜,能够挂在一个地方不被吃掉吗?”
孔子出尔反尔、言行不一的故事是很多的,不止上述几个。
我们能不能据此得出结论,说孔子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呢?我认为是不能的。因为,孔子的出尔反尔、言行不一,不是有着更为重要的道理、依据,便是事出无奈。这些道理、依据、无奈的背后,往往说明,孔子有其思想灵活、能随机应变、富有人性的一面,不同于后世人们印象中的“孔夫子”“老夫子”“孔老夫子”。
再举两个例子。“三思而行”这个成语,意思是经过思考后再去行动,是个褒义词。但是,《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在听说鲁国大夫季文子(季孙行父)遇事总是三思而后行之后,颇不以为然,他说:“想两遍也就可以了。”《孔子家语》《韩诗外传》《说苑》等记载,曾参(曾子)在瓜地除草时,误锄了瓜秧根部。他父亲曾皙(孔子弟子)大怒,拿大木棒打了他。曾子当时被*在地,过了一会儿才苏醒过来。慢慢爬起来后,暗自思忖:“刚才我得罪了大人,大人用力教训了我,我能没有受伤吗?”回到自己房里,关上门,边弹琴,边唱歌,想要让他父亲听了他的歌声后,知道他身体健康,并没有受到伤害。孔子听到这事后,告诉弟子们:“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孔子对曾参不满,理由是,在父亲生气的时候,他竟然不逃开,由着父亲殴打。孔子认为,曾参这是陷父亲于不义、使父亲犯罪(伤害君主臣民)的行为,不是孝顺的表现。
孔子其人其思想,原本往往是鲜活有趣,具有相当灵活性的,但每每被后代的儒家、理学家给僵化了,直至变成不可理喻的说教。
另外,如今都把孔子当作思想家,许多专家都说,要想了解孔子的思想,要熟读《论语》。其实,我觉得,对待孔子,我们更应该学习孔子本人的做法,评价一个人,不但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孔子固然是思想家,但同时他更是社会*的活动家,人生理想的实践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9:18
不是,但肯定会有时候会的,毕竟是人都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9:18
不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9:19
不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