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怎么样发生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9 06:0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09 06:31
你好!有以下四点因素:
1.日本:急于扩张,制定**――必然性
2.中国:统治更加*,避战求和――可能性
3.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催化剂
4.朝鲜:1894年,爆发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1.日本:急于扩张,制定**――必然性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国力逐渐增强。但是,由于改革不彻底,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广大工人,农民的生活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生产发展受到阻碍,加上劳动人民的反抗,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统治者强烈要求对外侵略扩张,企图从中寻找出路,为此制定了“**”,实质上是日本旨在侵略中国和世界的*。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就已迈出了实施“**”的第一步,虽未得逞,却尝到了甜头。日本从台湾撤军,却向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
1885年起,日本进行十年扩军计划,到1892年提前建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
1892年,日本外务相大木在议会中演讲,公开说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作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
2.中国:统治更加*,避战求和――可能性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国一败再败,清*内部虽然有人主张抗战,但当时掌握清*军事、外交大权的李鸿章,为了保持他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地位,保存北洋陆海军实力,长期以来就推行“避战求和”的军事方针,并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战前李鸿章在军事上极力避战求和,在外交上则推行“以夷制夷”,把解决中日“争端”的希望寄托在国际列强的“调停”上。战争爆发后,继续奉行这一*,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
3.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催化剂
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对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问题上,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表现了不同的心态。
美国:希望、助手
英国:利用
德法:支持
*:不干涉
4.朝鲜:1894年,爆发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是一次为反对本国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日本侵略者而进行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迅速席卷朝鲜南部三个道。朝鲜统治者在无力*的情况下向清*求援。日本则怂恿清*出兵,阴谋把清*拖入战争的陷井,为自己出兵制造借口。与此同时,日本*秘密下达动员令,准备出兵朝鲜。当清*派兵入朝后,日本则以保护使馆为由,把军队开进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两国同时撤军,反而增兵。后来日本
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回忆说:日本*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促成中日关系的“彻底决裂”。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09 06:32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对中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日本陆军向驻牙山中*队发起进攻,终于挑起了这场侵略战争。8月1日(七月初一),中日*同时宣战。甲午战争开始。
日本的野心很大,但是总是针对中国。让人费解。
之前的中日之间的具体矛盾问题,参见参考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8188.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09 06:32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摆脱了自己被侵略的局面,同时军国主义在日本根深蒂固,所以日本走上了侵略的道路,而侵略朝鲜,进而侵略中国成为日本当时的国策,中国在洋务运动后一直自我感觉良好,不把日本当回事,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后,中国人都认为应该与日本决战,所以甲午战争不可避免